[发明专利]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1088.6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3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西锋;袁帅;李万芬;鄢又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1/00 | 分类号: | C08G81/00;A61K31/78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基化 莲藕 多糖 霉素 轭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共聚物,得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复合物;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复合物接枝叶酸,得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叶酸复合物;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叶酸复合物接枝曲古霉素A,得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最终产物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经性能研究发现在抗肿瘤细胞方面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生产当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莲藕是睡莲科植物的根茎部分,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根据《本草经疏》中相关记载,莲藕具有清热、止血、调节内分泌、滋补安神等功效。查阅现代药典可知,莲藕生用可发挥清热散疲、凉血和热淋等功效,而熟用则具有强健脾胃、益血生肌和止泻等功效。大量研究表明,多糖是莲藕活性成分中的一种重要组成成分,多糖则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包括了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和抗病毒等活性。根据现在的发展水平来看,莲藕加工的技术水准相对较低,多糖的提取开发可能是其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途径。多糖与生命相关功能的维持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构成人类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
研究发现,多糖的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发挥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修饰可以使多糖生物活性明显增强或产生新的活性。但目前的多糖类药物的应用并不广泛,尤其是在治疗癌症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抗肿瘤药物的需求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的制备方法,旨在合成一种具有抗肿瘤效果的多糖类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共聚物,得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复合物;
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复合物接枝叶酸,得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叶酸复合物;
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叶酸复合物接枝曲古霉素A,得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曲古霉素A轭合物。
可选地,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接枝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共聚物,得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复合物的步骤包括:
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均匀分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依次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共聚物并混合均匀,避光下反应得到反应液;
将所述反应液转移至透析袋,进行流水透析处理,取保留液离心,弃去上清液,将沉淀物干燥处理得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复合物。
可选地,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均匀分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分别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共聚物并混合均匀,避光下反应得到反应液的步骤中:羧甲基化莲藕多糖、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共聚物的重量比为(40-60):(6-10):(40-60)。
可选地,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均匀分散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然后分别加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聚乙烯亚胺-聚乙二醇共聚物并混合均匀,避光下反应得到反应液的步骤中:反应时间为24-48h;和/或,
将所述反应液转移至透析袋,进行流水透析处理的步骤中:流水透析处理的时间为24~48h。
可选地,将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复合物接枝叶酸,得到羧甲基化莲藕多糖-叶酸复合物的步骤包括:
将叶酸溶解在三乙胺和二甲基亚砜的混合液中,得第一混合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10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