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溅射离子泵的磁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22526.0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1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窦仁超;崔寓淏;闫荣鑫;孙立臣;孟冬辉;喻新发;洪晓鹏;窦威;周雪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41/12 | 分类号: | H01J4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溅射 离子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溅射离子泵的磁轭组件,包括磁钢、轭铁和不锈钢定位板,磁钢分成两组,分别在两块轭铁的中间安装3层磁钢,中间两层,上下各两层,该结构简单紧凑,漏磁少,磁场均匀,并可以明显提高离子泵的中心磁场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溅射离子泵的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磁轭组件,为二极溅射离子泵或三极溅射离子泵提供均匀、稳定、高强度的磁场。
背景技术
溅射离子泵具有清洁、无油的优点,是当前国内外获得超高真空、极高真空主流的真空获得设备。目前我国探月工程及后续深空探测任务的开展,对超高真空环境模拟提出了新的需求,高灵敏度的质谱分析技术也依赖于超高真空环境。此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高能物理、核工业、分析仪器、医疗设备等领域对溅射离子泵的需求迅猛增加。虽然国内外有较为成熟的溅射离子泵产品,但离子泵对惰性气体、氢气抽速能力差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并且国产离子泵性能指标与国际高端品牌还有很大差距。
溅射离子泵是根据潘宁放电原理制造的泵,其内部结构一般是有两个钛阴极板,在阴极板之间有很多排列成蜂窝筒状的阳极,当电源给离子泵供电后,距离很近阴阳极之间产生较高的电场,空间中的电子被加速并轰击中性气体分子,中性气体分子被电离并产生正离子和新的电子。正离子被加速并轰击钛阴极板,将钛原子溅射出来,新鲜的钛原子具有非常强结合能力,能够物理吸附和化学反应空间中的气体分子。同时钛原子在器壁表面会形成一层钛膜,不断新生的钛膜能够将吸附在器壁表面的气体分子进行掩埋。使得空间中的气体分子不断减少,进而实现抽空的目的。而在阴极的两端施加的磁场是为了增加电子运动路径,能够有更多的几率与中性气体分子碰撞。为了减少磁力线的损耗,一般需要在两块磁钢上安装一块环形的轭铁一般为纯铁。
溅射离子泵的性能主要由离子泵的泵体结构、磁轭结构、选用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处理、电源控制系统等方面决定。磁轭结构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两块钛阴极间磁场的均匀性,磁场强度大小,电子碰撞效率、离子泵重量、离子泵抽速、离子泵的抽速质量比以及加工生产成本等重要参数。而传统的环形磁轭有一个明显的缺点:环形的轭铁极大的增加了离子泵的重量,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本;抽气区域内的磁场不均匀,只有中心位置的磁场能够维持潘宁放电能力,而抽气单元的边缘磁场强度衰减严重,不足以维持潘宁放电,使得离子泵抽气能力下降严重,进而降低了离子泵的性能指标。因此,非常有必要提供一种稳定且高强度磁场的磁轭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溅射离子泵的磁轭组件,为二极/三极型溅射离子泵提供稳定、高强度的磁场。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溅射离子泵的磁轭组件,包括偶数个磁钢、两块轭铁、定位片和中间层固定片,其中磁钢具有相同尺寸和磁能积,其中,井字形溅射离子泵的泵壳左右两侧各设置一块竖直的轭铁,轭铁分别与井字形一侧形成上下轴对称的容纳磁钢的空间,井字形中间内凹部分上下轴对称形成容纳若干磁钢的中央空间,其中,若干磁钢分别安装在上下方向的两侧空间和中央空间中,两侧各容纳一块磁钢,中央空间容纳多块磁钢,泵壳的左右两次磁轭同样为对称结构,零件组成完全一致,其中,所有磁钢和磁轭整体沿着泵壳外侧轴向形成封闭的磁力线回路。
其中,泵壳一侧的磁轭由上下两块磁钢、一块轭铁以及两个定位板形成,平放在轭铁上的两块磁钢磁极方向相反,磁钢依靠磁性吸引力紧紧吸附在轭铁上,磁钢在轭铁平板上水平方向的紧固或限制是通过定位板完成的,定位板通过螺钉拧紧在轭铁平面上。
进一步地,轭铁平板上的两块磁钢垂直水平面方向的磁性磁极互为相反,即一块为N极,另一块为S极。
其中,泵壳的另一侧的磁轭结构和左侧的磁轭结构完全一致。
其中,井字形泵壳中间内凹部分的磁轭位于泵壳中间内空间内,中间层磁轭是由偶数块磁钢和对应数量的中间层固定片组成,并分为上下两组,每组为所述偶数块一半数量的磁钢叠放在一起,并用对应数量的中间层固定片紧固在泵壳的内凹中间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2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再生电极
- 下一篇:一种离子迁移谱中离子门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