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及发动机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4408.3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5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刚;杨长青;左洋;张典;杨信磊;钟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4 | 分类号: | F01P11/04;F01P11/06;F01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范志平 |
地址: | 243061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管 输送流道 发动机附件 柔性连接管 输送冷却液 安装难度 柔性连接 润滑油 工作可靠性 吸收冲击 液体泄漏 软管 柔性管 刮伤 减振 弯折 钢管 连通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动机附件,包括第一刚性管、第二刚性管和柔性连接管,三者相互连通后形成用于输送冷却液或润滑油的输送流道。相较于整根钢管而言,第一刚性管和第二刚性管通过柔性连接管实现柔性连接,柔性连接管通过吸收冲击振动实现减振,防止输送流道损坏,使输送流道可靠地输送冷却液和润滑油;第一刚性管和第二刚性管之间采用柔性连接,使输送流道按需实现弯折,安装难度降低。相较于整根软管而言,柔性连接管的长度相对变短,输送流道被刮伤的风险有所降低,液体泄漏事故降低。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动机附件兼具刚性管和柔性管的优势,其工作可靠性较高且安装难度较低。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含发动机附件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附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发动机附件的汽车。
背景技术
发动机附件,例如空气压缩机、涡轮增压器、燃油泵、取力器、呼吸器等,通常需冷却或润滑,以保证各附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或耐久性。
现有的发动机附件的冷却液及润滑油的输送方式包括两种,即采用外置管路的方式输送和采用内置冷却液流道及润滑液流道的方式输送。鉴于内置冷却液流道和润滑液流道的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使外置管路输送得到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外置管路输送是指利用整根金属管或整根软管输送冷却液和润滑油。当采用整根金属管时,金属管的减振性较差,极易因冲击振动损坏,影响冷却液和润滑油可靠输送,工作可靠性较差;此外,整根金属管的弯折难度大,使金属管易因加工误差或装配误差大而难以安装,安装难度大。当采用整根软管时,整根软管弹性好,致使整根软管极易被其他发动机附件刮伤,导致冷却液和润滑油泄漏,其工作可靠性仍较差。
因此,如何优化现有发动机附件的结构以提升其工作可靠性并降低安装难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附件,兼具刚性管和柔性管的优势,其工作可靠性较高且安装难度较低。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发动机附件的汽车,整车的工作性能较高。
其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附件,包括第一刚性管、第二刚性管和固连于第一刚性管与第二刚性管之间的柔性连接管,第一刚性管、第二刚性管和柔性连接管相互连通后形成用于输送冷却液或润滑油的输送流道。
优选地,第一刚性管包括:
与柔性连接管的第一端相固连的第一刚性直管;
与第一刚性直管相固连并用于与发送机附件相连并避让发动机附件的第一刚性弯管。
优选地,第二刚性管包括:
与柔性连接管的第二端相固连的第二刚性直管;
与第二刚性直管相固连并用于与发送机本体相连并避让发动机附件的第二刚性弯管。
优选地,第一刚性管和第二刚性管外周均套设有用于固定二者的固定管夹。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第一刚性管与柔性连接管之间及第二刚性管与柔性连接管之间、用于密封相连二者的密封件。
优选地,输送流道设有防腐蚀层。
优选地,第二刚性管设有防止液体倒流的止回阀。
优选地,第一刚性管和第二刚性管的外周均设有散热凸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附件。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附件,包括第一刚性管、第二刚性管和柔性连接管,三者连通后形成输送流道,以便输送流道实现输送冷却液或润滑油等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4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