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并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7057.1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左宏基;熊化化;段文辉;李书强;黄志勇;段慧芹;豁银春;虞海涛;李耀先;王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祝进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并网 输电系统 新能源发电 构建 出力 安全稳定 传输通道 电网调控 高效利用 规划模型 规划评价 接入容量 节能减排 绿色能源 同等水平 优化模型 优化目标 指标体系 大容量 接入点 可用 电量 接纳 决策 优化 | ||
1.一种新能源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与接入点优化模型;
步骤S02、建立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输电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步骤S03、构建以提高接纳新能源能力为优化目标的输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
步骤S04、提出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输电系统可用传输通道能力提升的优化决策方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1中,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与接入点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整数非线性规划,设有两组整数变量:
A、0-1变量λi,控制i点是否接入新能源,λi为0表示不接入;λi为1表示接入;
B、nij表示节点i和j之间的代建线路,其值为0-m之间的整数,m表示该输电走廊允许扩建线路的回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建立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输电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以及13个三级指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2中,建立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输电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两步:
步骤S021、对己满足基本技术经济要求的规划备选方案集进行各个指标的评估计算;
步骤S022、对这些指标进行加权综合后得到备选方案的优劣排序,得到最优方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以提高接纳新能源能力为优化目标的输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上层规划模型决定下层规划模型所针对的网络网架方案,下层规划模型反应上层规划模型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承受能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3中,构建以提高接纳新能源能力为优化目标的输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31、以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确定输电系统规划方案描述为上层模型;
步骤S032、对间歇性电源出力不确定性与群相关性、负荷波动不确定性以及元件随机停运等不确定性情况下对所得优化规划方案进行细致的安全校验,以保证输电规划方案的适应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04中,提出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输电系统可用传输通道能力提升的优化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41、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来源进行数学建模;
步骤S042、采用Weibull模型对大型电场的出力进行模拟仿真、采用正态分布对负荷需求进行模拟、对常规机组以及线路采用两状态模型进行模拟;
步骤S043、求取各个子区域的可用传输容量的边缘概率密度分布;
步骤S044、利用NSGA-II方法进行同步协调优化求解,最后得到帕累托最优的待决策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705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