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并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7057.1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左宏基;熊化化;段文辉;李书强;黄志勇;段慧芹;豁银春;虞海涛;李耀先;王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祝进 |
地址: | 4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并网 输电系统 新能源发电 构建 出力 安全稳定 传输通道 电网调控 高效利用 规划模型 规划评价 接入容量 节能减排 绿色能源 同等水平 优化模型 优化目标 指标体系 大容量 接入点 可用 电量 接纳 决策 优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并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与接入点优化模型;然后建立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输电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接着构建以提高接纳新能源能力为优化目标的输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最后提出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输电系统可用传输通道能力提升的优化决策方法。本发明有利于提升新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在同等水平下,提高新能源发电出力的利用效率和消纳电量。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实施和绿色能源的高效利用,也便于今后大容量新能源出力并网后的电网调控和安全稳定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一种新能源并网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指的是其能量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特点的能源种类。目前可用于规模发电的典型新能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等。相对于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新能源具有能量密度小、品位低、具有间歇性、用于开发的经济性差等劣势。然而,新能源大多数是可再生能源,兼备资源丰富,分布广阔,清洁环保等常规能源不可比拟的优势。对这些能源进行规模化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严峻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种类的新能源的分布特点,主要以多点分散接入的小电源(如小规模陆上风、光电源常以分散方式接入配电网)以及大规模集中式接入的大电源(如大规模风、光电源主要以集群方式接入高压电网或多点接入地区电网)两种模式并入电网。不管是以何种方式接入电网,随着新能源的并网容量的增大,其出力水平的高低变化增加了电力系统功率平衡控制的难度。在新能源高出力时,地区负荷不能完全消纳的部分,需要外送;而低出力时,地区有可能还需从区外获得电力支持。这种具有电力“吞吐”特点的电力系统汇集了高渗透率、不确定性、电力双向交换、不同电压等级多点集中与分布式分散接入并存等特征,无疑加剧了系统调峰、调频、调压、断面潮流调控等压力。
现有输电系统规划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缺乏适应高渗透吞吐型输电系统规划的综合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和方法;现有电力系统规划方法无法综合平衡接纳能力与运行可靠性水平矛盾;现有方法缺乏综合考虑间歇性电源并网后引起输电系统可用传输容量的变化问题等等。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新能源并网方法,确定新能源接入系统的最优容量以及合理地选择并网接入点,既保证系统安全与可靠运行,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资源,新能源并网之后,在系统调度时,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优化分配和利用现有的输电网络资源,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完善电网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并网方法,确定新能源接入系统的最优容量以及合理地选择并网接入点,既保证系统安全与可靠运行,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资源,新能源并网之后,在系统调度时,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优化分配和利用现有的输电网络资源,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完善电网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能源并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1、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与接入点优化模型;
步骤S02、建立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输电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步骤S03、构建以提高接纳新能源能力为优化目标的输电系统双层规划模型;
步骤S04、提出考虑新能源并网的输电系统可用传输通道能力提升的优化决策方法。
优选的,所述步骤S01中,构建新能源接入容量与接入点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整数非线性规划,设有两组整数变量:
A、0-1变量λi,控制i点是否接入新能源,λi为0表示不接入;λi为1表示接入;
B、nij表示节点i和j之间的代建线路,其值为0-m之间的整数,m表示该输电走廊允许扩建线路的回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7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