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装置的降噪端肋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7422.9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71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W.马康茨;H.菲策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空中客车防卫和太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38 | 分类号: | B64C3/38;B64C2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王丽辉 |
地址: | 德国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飞行器 升力 装置 降噪端肋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装置(12)的端肋组件(10)。所述端肋组件(10)旨在降低由机翼与高升力装置(12)之间的过渡引起的噪声以及由所述端肋组件(10)的侧向侧边缘(24)引起的噪声。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端肋组件(10),所述端肋组件包括:降噪部分(20),所述降噪部分被配置成降低由围绕所述端肋组件(10)的气流引起的噪声;引导部分(18),所述引导部分被配置为用于当所述高升力装置(12)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移动时沿着预定路径引导所述端肋组件(10),其中所述引导部分(18)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使得冲击在所述引导部分(18)上的气流被部分地朝向所述降噪部分(20)引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高升力装置的端肋组件。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升力装置和一种附接系统。
背景技术
DE 10 2016 123 096 A1披露了一种用于降低由操纵面周围的气流引起的噪声的操纵面零件。
在降落到机场或进场时,飞行器上会有各种噪声源。最常见的来源包括伸展的起落架、缝翼之间的间隙、高升力装置和/或机翼以及所述高升力装置的侧边缘部分。飞行器能够着陆在特定机场的时间受到由飞行器发出的噪声的影响。另外,进场和着陆的附加费用可能根据噪声排放来征收。
端肋由于其性质而在降噪方面提出了挑战。特别地,高声频通常是噪声让人感到非常不愉快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特别地在噪声排放方面改进用于高升力装置的端肋组件。
该目的是使用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的。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器的高升力装置的端肋组件,所述高升力装置可移动地附接到所述飞行器的机翼,所述端肋组件被配置为用于降低由所述高升力装置的侧边缘以及由所述机翼与所述高升力装置之间的间隙引起的噪声,所述端肋组件包括:降噪部分,所述降噪部分被配置为降低由所述端肋组件周围的气流引起的噪声;引导部分,所述引导部分被配置为用于当所述高升力装置在缩回位置与伸展位置之间移动时沿着预定路径引导所述端肋组件,其中所述引导部分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使得撞击在所述引导部分上的气流被部分地朝向所述降噪部分引导。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分在其前缘处被成形为使得所述引导部分朝向所述后缘倾斜,从而将所述气流部分地朝向所述降噪部分引导。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分在其前缘处被成形为使得所述引导部分以这样的方式朝向所述后缘倾斜,即使得所述倾斜平滑且连续地过渡成侧向边缘,从而将所述气流部分地朝向所述降噪部分引导。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分包括被构造为用于接纳机翼纵向突起的接纳开口,所述接纳开口被安排在所述端肋组件的前缘侧处。
优选的是,所述接纳开口以这样的方式来构造、特别地成形,即使得不管所述端肋组件在竖直方向上如何偏转都接纳所述机翼纵向突起。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分包括引导通道,所述引导通道朝向所述后缘延伸,并且经由入口开口、特别地经由所述接纳开口而流体地连接到所述端肋组件的外部。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通道被构造成流体地连接到所述降噪部分,以便允许由所述入口开口吸入的气流流动至所述降噪部分。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分包括接合所述降噪部分的出口开口,以便将所述气流输出到所述降噪部分中。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分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机翼纵向突起的支承系统,其中所述支承系统被安排在所述引导通道内。
优选的是,所述支承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支承构件,其中所述支承构件选自由滚柱支承构件和滑动支承构件组成的支承构件组。
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分包括在侧向方向上向外延伸的端肋纵向突起,所述纵向突起被构造成被接纳在机翼接纳开口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空中客车防卫和太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空中客车防卫和太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74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