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薏米的炮制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1637.8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葛喜珍;常颍;高凤;田平芳;李映;张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4 | 分类号: | A61K36/8994;A23L7/10;A23L2/38;A23L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秀青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薏米 炮制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薏米的炮制方法及其应用。该薏米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新鲜薏米去总苞,用茶多酚的水溶液常温浸泡0.5‑3小时,捞出;(2)用砂法炒制,炒至表面黄色,微鼓起,取出,晾凉。所述步骤(1)中,茶多酚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0.01%‑0.02%,pH=5.5‑6.8。所述步骤(2)中,砂法炒制先小火在低温80‑100℃下炒制15‑25min,然后中火于120‑130℃炒制15‑25min,炒制过程中不断翻炒。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使茶多酚缓慢附着在薏米表面或浸润到薏米组织,不仅能防止薏米加工过程中的氧化、避免出现哈喇味,有效延长了薏苡仁的储存周期,同时使薏米具有茶叶的清香。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炮制的薏米可用作食品、药品或饮品的原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薏米的炮制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食品、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薏米(coix seed)又名薏苡仁、苡仁、六谷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其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肾经,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热排脓的功效。薏米营养价值丰富且兼具药理作用,但薏米在贮藏过程中容易产生异味,影响薏米的品质,合理炮制控制薏米异味产生,对提高薏米品质、防止薏米霉变、延长储藏期、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张立庆发现薏米油脂氧化可产生哈喇味(张立庆。薏米饮品的开发与研制。食品科学,1995)。杨凤仪等发现薏米在陈化过程中产生哈喇味,且挥发性醛类化合物大幅上升,其产生与脂类氧化降解密切相关(杨凤仪。薏仁米储藏过程中陈化机理的研究。保鲜与加工,2016)。通过控制油脂氧化减少薏米异味的产生。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糯米炒和盐汤煮(《雷公》)的方法。宋代有“微炒黄”(《圣惠方》)和糯米炒(《局方》)等法,明代有盐炒(《医学》)方法,清代增加了土炒(《本草述》)、姜汁拌炒(《逢原》)、拌水蒸透(《拾遗》)等炮制方法。糯米炒、盐制以及土炒,现不常用,麸炒法虽然是近代出现的炮制方法。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强还原性,能有效清除自由基,可用于食品保鲜,能抑制食品贮藏期间发生的腐败氧化,延长贮藏期,作为良好的天然防腐剂是一种天然食品抗氧化剂,茶多酚熔点高,挥发性小,在加工中不易损失。本发明利用传统中药炮制工艺与茶多酚的天然防腐特性,以茶多酚延长薏苡仁的储存周期。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由“河北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和“北京联合大学人才强校优选计划”资助完成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薏米的炮制方法,制备口味芳香、健脾利湿的薏米炮制品。该方法能够防止薏米储藏过程中油脂氧化产生哈喇味,明显提高薏米储藏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方法炮制的薏米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薏米的炮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新鲜薏米去总苞,然后用茶多酚的水溶液常温浸泡0.5-3小时,捞出;
(2)用砂法炒制,炒至表面黄色,微鼓起,取出,晾凉。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茶多酚添加到薏米、炮制后口味适中。pH过高或过低炮制品口感偏涩、偏酸,故以pH=5.5-6.8为宜。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砂法炒制先小火在低温80-100℃下炒制15-25min,然后中火于120-130℃炒制15-25min,炒制过程中不断翻炒。
本发明还提供采用所述方法炮制的薏米在中药、食品、饮品中的应用,可用作食品、药品或饮品的原料。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薏米用茶多酚浸泡,使茶多酚等成分缓慢附着在薏米表面或浸润到薏米组织,不仅能防止薏米加工过程中的氧化,采用本发明炮制的薏米既有五谷的香味,又有茶叶的清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合大学,未经北京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16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