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2411.X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9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黎明;赵崯橙;王塞塞;张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E21B43/40 | 分类号: | E21B43/40;E21B4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关宇辰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深海 并联 多相 多级 分离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包括:底座平台、立式并联分离器、卧式重力分离器、缓冲罐、增压回注泵和增压回输泵;立式并联分离器、卧式重力分离器、缓冲罐、增压回注泵和增压回输泵固定安放在底座平台上;海底采油树的输送管线与立式并联分离器的混合物入口相连接,由混合物入口将采出液送入深海并联多级多相分离回注系统;卧式重力分离器入口与立式重力分离器液体出口相连;卧式分离器油相出口与输油管线连接双通增压回输泵相连,通过油通道输送到海上平台进行处理。本发明的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安装于深海水下,对油井采出液直接进行近距离分离,不用先进行举升,避免了占用大量的海上平台面积,利于生产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深海油气田开发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
背景技术
石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影响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随着各个油田开采程度的加深,陆上油田已经进入开采中后期,开采的重心开始逐渐向储量丰富的海洋延伸。据有关统计显示,仅南海蕴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就相当于中国全部油气资源的三分之一。近年来,我国一直加强对深海油田钻探的研究,也预示着今后油气的产量将很大程度的依赖于深海油田。
我国深海石油勘探领域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海洋战略的实施,对深海领域的开发探索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水下生产系统是海上石油勘探的关键。现行的海上油田开采工序是将海底油井采出物通过长距离的管线输送到海上平台,进行分离等后续处理,再进行到陆上的输送。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开采力度的加大,深海产出液含水率也会随之变高,长距离的输送处理再回注会产生大量能耗,增加生产成本,同时,管道的立压增高也会对整个生产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分离出的水还可直接用于海底地层回注,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对深海分离系统的研究都处于初步规划试验阶段。并且设备简单,分离处理量少且分离效率度。所以研制出合理高效的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可以提高海上平台的生产效率,降低经济成本,解决目前海上油田开发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有较强的开发空间和应用价值。
油气水分离回注是解决海洋石油开采分相输送和精确计量等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虽然目前海底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常规水深环境,但在深水领域仍面临着巨大的难题。与常规水深相比较,深水环境下其外部条件发生了明显变化,油井产出液自身也存在明显变化。
根据国内外油藏开发管理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深水油藏的油水井都进行了智能完井,能够实时搜集各层位的注采数据并控制注采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海上油田开发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技术空白,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可以对深海油井采出液进行油气水的分离并将分离出的水增压回注,节省平台空间并高效利用能源,降低经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方案:
一种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包括:底座平台、立式并联分离器、卧式重力分离器、缓冲罐、增压回注泵和增压回输泵;其中:立式并联分离器、卧式重力分离器、缓冲罐、增压回注泵和增压回输泵固定安放在底座平台上;立式并联分离器设置混合物入口、立式重力分离器液体出口、立式重力分离器气体出口,海底采油树的输送管线与立式并联分离器的混合物入口相连接,由混合物入口将采出液送入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卧式重力分离器设置卧式重力分离器入口、卧式分离器油相出口、卧式分离器气体出口,卧式重力分离器入口与立式重力分离器液体出口相连;卧式分离器油相出口与输油管线连接双通增压回输泵相连,通过油通道输送到海上平台进行处理;卧式分离器气体出口通过平行于重力分离器轴线的输气管线同时汇集立式并联分离器的气体出口,最终通过管线与双通增压回输泵相连接,通过气通道将气体泵回海上平台。
相对于现有的技术,本发明的深海并联多相多级分离回注系统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24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区井下瓦斯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井下钻机钻进参数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