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牵引变压器及轨道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2824.8 | 申请日: | 2019-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8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钟珩;阳清泉;胡贵;何泽海;吴勇;黄华;王韬;谭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14 | 分类号: | H01F27/14;H01F27/12;H01F27/08;H01F2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孔祥贵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腔 牵引变压器 铁芯 油箱 上圆弧槽 下圆弧槽 轨道车辆 油箱内腔 上箱体 下箱体 等量 减小 整体占用空间 筒状结构 无效空间 矩形体 轻量化 圆筒状 适配 筒状 油液 轴向 指向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变压器及轨道车辆。牵引变压器包括油箱、铁芯和设于铁芯上的圆筒状的线圈,油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中设有与线圈等量的上圆弧槽,下箱体中设有与线圈等量的下圆弧槽,各上圆弧槽与各下圆弧槽一一对应以分别构成筒状的容纳腔,容纳腔之间相连通以供铁芯穿过以及油液通过,各容纳腔适应性包裹于各线圈之外;容纳腔内,上圆弧槽、下圆弧槽以及线圈的轴向指向一致。由于容纳腔为与线圈为相适配的筒状结构,线圈和铁芯对油箱内腔空间的利用率增大,减少了油箱内腔中无效空间的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矩形体油箱,减小了油箱的体积,从而有利于减小牵引变压器整体占用空间,能够满足车辆小型化、轻量化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牵引变压器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牵引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从一个电路向另一个电路传递电能或传输信号的一种电器。对于轨道车辆来说,在目前的车载电气设备中,牵引变压器是车辆电力牵引系统的最核心部件之一。随着速度的提高,牵引动力要求更大,对车载牵引变压器的安装空间及重量要求进一步提升,这使牵引变压器需要更大的安装容量与有限的空间及重量之间矛盾更加突出。
目前,轨道车辆牵引变压器通常采用强迫油循环冷却方式,冷却油强迫循环主要用于冷却变压器的线圈及铁芯。其中,变压器油箱多为矩形体,其内芯式变压器的线圈为圆筒形,在油箱内,除靠近线圈及铁芯的空间外,其余空间也充满变压器油,但由于距离线圈较远,基本上起不到冷却作用,而与该空间相关的结构件及冷却油增加了变压器的体积和重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加满足车辆小型化、轻量化要求的牵引变压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牵引变压器,能够满足车辆小型化、轻量化要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牵引变压器的轨道车辆,其牵引变压器能够满足车辆小型化、轻量化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牵引变压器,包括油箱、铁芯和设于所述铁芯上的圆筒状的线圈,所述油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中设有与所述线圈等量的上圆弧槽,所述下箱体中设有与所述线圈等量的下圆弧槽,各所述上圆弧槽与各所述下圆弧槽一一对应以分别构成筒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之间相连通以供所述铁芯穿过以及油液通过,各所述容纳腔适应性包裹于各所述线圈之外;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上圆弧槽、所述下圆弧槽以及所述线圈的轴向指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下箱体外的两侧分别固定悬挂结构,所述悬挂结构包括筋板,所述筋板包括两个固定于所述下箱体的支腿;其中一侧的所述悬挂结构中,两个所述支腿之间固定有储油柜,且所述储油柜固定连接所述下箱体的外壁,所述储油柜连通所述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悬挂结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筋板的两个所述支腿的底部的方钢,所述方钢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用于连接车梁的安装结构。
优选地,所述悬挂结构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结构的减震器,以使所述安装结构通过所述减震器连接车梁。
优选地,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冷却装置、油泵以及连通所述油泵、所述油箱与所述冷却装置的油管;所述冷却装置通过悬挂板固定于所述油箱外侧。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风机。
优选地,所述上箱体包括设于所述上圆弧槽两侧且平行于所述上圆弧槽轴向的第一上平直板和第二上平直板,所述下箱体包括设于所述下圆弧槽两侧且平行于所述下圆弧槽轴向的第一下平直板和第二下平直板;所述第一上平直板、所述上圆弧槽、所述第二上平直板、所述第二下平直板、所述下圆弧槽与所述第一下平直板沿着周向依次对接构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一上平直板与所述第一下平直板之间形成开口,以与其他所述容纳腔对接以及供所述铁芯穿过。
优选地,所述上箱体与所述下箱体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2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