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气缸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6263.9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4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叶绍志;郑建丰;周龙庆;胡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普电焊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5/24;F15B15/26;F15B3/00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塞杆 滑套组件 耐磨套 限位块 钢珠 活塞 自锁机构 后气缸 前缸体 前气缸 挡件 弹簧两端 工作效率 固定设置 顺序连接 一端连接 增压气缸 限位槽 增压缸 弹簧 多节 减小 气缸 套在 尾端 环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压气缸,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前气缸和后气缸;后气缸包括多节顺序连接的增压缸;前气缸包括前缸体、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和自锁机构,第一活塞杆的尾端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第一活塞杆中间位置固定设置环形的挡件;自锁机构包括耐磨套、滑套组件、弹簧、限位块和钢珠;耐磨套固定连接在前缸体上,且环绕第一活塞杆设置;耐磨套上设置限位槽;滑套组件套在到第一活塞杆上;弹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挡件和滑套组件上;限位块一端连接在第一活塞杆上,且限位块上设置钢珠。本发明相对现有的气缸减小了尺寸,方便使用,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气缸。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航天、电子、汽车、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焊接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其中电阻焊技术焊接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焊接质量好、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优点,受到广泛的重视。
点焊技术为电阻焊中的一种,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柱状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工件(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手工一体式焊钳(又名点焊机,以下简称焊钳)是进行点焊工作的一种常用设备。根据电阻焊的原理,该设备是由焊钳整机固定机构、加压机构、传动机构、焊接回路、电极和开关控制机构组成。其中加压机构为其主要机构之一,本文介绍的就是焊钳的加压机构——增压气缸。
为了满足焊钳能跨过高、宽外形的工件或夹具焊接工件中间部分焊点,并同时能快速焊接相邻的几个焊点。所以焊钳的钳臂设计了能跨过高、宽外形的工件或夹具的大开口状态和能快速电极闭合进行焊接的小开口状态。因此,焊钳焊接过程中钳臂动作分为大开口状态到小开口状态(以下称为辅助行程),小开口状态到电极闭合加压(以下称为工作行程)两种。这两种动作都是由加压机构增压气缸(以下简称气缸)工作来实现的。
手工一体式焊钳,气缸由螺钉安装固定在焊钳整机固定机构上,气缸的活塞杆与焊钳钳臂连接组成传动机构,气缸工作时,通过活塞杆的伸出/退回,传动到钳臂,完成辅助行程,工作行程的动作。
为了能实现焊钳工作时三种状态之间切换的两段动作,气缸也会设计成两种运动,通过气缸的辅助控制装置(电磁阀)控制各段缸内进气与排气,实现气缸的两种运动。
从焊钳初始状态开始(焊钳水电气接通时,B腔与E腔(辅助缸)常进气,气缸后活塞杆被顶向前,以限制前活塞杆退回的距离,气缸前活塞杆退回气缸至后活塞杆顶住限位的位置,焊钳处于小开口状态),钳臂需要打开到大开口状态以跨过高、宽外形的工件或夹具,只需要控制E腔换气(停止进气),将前活塞杆最大限度退回气缸内,活塞杆传动给钳臂,钳臂被拉开至大开口状态。
焊钳钳臂以大开口状态跨过高、宽外形的工件或夹具,摆动焊钳将电极移至焊点位置,E腔切换成进气,后活塞杆被推出,前活塞杆随动并传动给钳臂,钳臂被推至小开口状态。
焊钳处于小开口状态时,控制电磁阀将B腔进气切换到A、C、D腔同时进气,前活塞杆被推出,传动钳臂,至电极闭合加压状态(因为A、C、D腔是同时进气,所以此动作是增压的)。然后完成焊接工作,当焊接完成时,控制电磁阀切换回B腔进气,将活塞杆退回气缸,活塞杆传动给钳臂,钳臂被拉开至小开口状态。即可摆动焊钳进行相邻的几个焊点的焊接工作。
上文介绍的是行业内传统的气缸结构与工作过程。手工一体式焊钳是人工操作的设备,对焊钳的体积与重量的要求尤为苛刻,焊钳一直都有做小做轻的需要。气缸是焊钳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占用空间和重量比较大,上文介绍的传统增压气缸采用的结构,其结构决定了气缸每一节增压缸的长度都需要气缸能完成焊钳辅助行程距离加上工作行程距离再加上磨损余量距离(焊钳焊接工作时电极磨损后,在允许范围内钳臂继续闭合的距离)。增压缸的直径和长度是根据焊钳需要的焊接压力和大开口状态开口的大小设计的,增压缸的直径受到限制时,当压力需要更大时增压气缸节数还需要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普电焊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普电焊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6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