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36702.6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欣泰;唐开健;李杰;王超;傅凡一;贡玉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1/02;C22F1/053;C25D11/16 |
代理公司: | 11588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国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39300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型材 高铁 超薄壁 轻量 制备工艺 质量百分比 晶粒 残余结晶 成分设计 冲击韧性 低固溶度 晶粒分布 敏感性能 应力腐蚀 综合性能 固溶度 抗断裂 细化 制备 金属 恶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及其制备工艺,属于铝型材制备领域,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金属:Cu0.1~0.2%、Mn0.2~0.4%、Mg1~2%、Cr0.1~0.3%、Zn4~6%、Zr0.1~0.2%、Ti0.05~0.1%、Fe0.1~0.3%、Si0.35~0.5、V0.06~0.1%、Yb0.06~0.1%、Ce0.04~0.08%、Li0.08~0.12%、余量的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及其制备工艺以调整型材主要成分设计方向为突破口,增加高固溶度元素含量,降低低固溶度元素,消除恶化综合性能的残余结晶相,合理控制Si、Fe、Cu、Mn四者的含量,细化晶粒,改善晶粒分布,有效的提高高铁铝型材的抗断裂韧性和应力腐蚀敏感性能,提高强度、冲击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型材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高强韧耐蚀铝合金,具有高强度、低重量、耐腐蚀、加工性能好等优点,是实现高铁等轨道交通的轻量化和性能提升的关键结构材料,目前正在向高性能、大型化、复杂化、精密化、多品种、多规格、多用途方向发展,对铝合金结构件的结构、力学性能、组织性能等的技术要求日益苛刻。
目前市场上高铁等轨道交通铝型材,还普遍存在断裂韧性不足和应力腐蚀敏感性较大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高合金化导致强度与韧性之间存在较大的制约关系,高密℃的析出强化相在晶界聚集容易引发应力腐蚀等同时,高强铝合金在变形中的流动行为复杂,体积分布不易控制,金属不均匀变形程度严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及其制备工艺,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高铁等轨道交通铝型材,还普遍存在断裂韧性不足和应力腐蚀敏感性较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金属:Cu0.1~0.2%、Mn0.2~0.4%、Mg1~2%、Cr0.1~0.3%、Zn4~6%、Zr0.1~0.2%、Ti0.05~0.1%、Fe0.1~0.3%、Si0.35~0.5、V0.06~0.1%、Yb0.06~0.1%、Ce0.04~0.08%、Li0.08~0.12%、余量的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金属:Cu0.1%、Mn0.2%、Mg1%、Cr0.1%、Zn4%、Zr0.1%、Ti0.05%、Fe0.1%、Si0.35%、V0.06%、Yb0.06%、Ce0.04%、Li0.08%、余量的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金属:Cu0.15%、Mn0.3%、Mg0.15%、Cr0.2%、Zn0.5%、Zr0.15%、Ti0.075%、Fe0.2%、Si0.4%、V0.08%、Yb0.08%、Ce0.06%、Li0.1%、余量的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包含如下质量百分比的金属:Cu0.2%、Mn0.4%、Mg2%、Cr0.3%、Zn6.0%、Zr0.2%、Ti0.1%、Fe0.3%、Si0.5%、V0.1%、Yb0.1%、Ce0.08%、Li0.12%、余量的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量超薄壁高铁铝型材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先取Cu、Mn、Mg、Cr、Zn、Zr、Ti、Fe、Si、V、Yb、Ce、Li,余量的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混合后放入熔炼炉中,进行熔炼、浇铸处理,熔炼温度为860℃,浇铸温度为820℃,收集铝合金锭,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发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6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