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高线生产设备及其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6983.5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吕启春;彭东;甄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先河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0 | 分类号: | B21B1/20;B21B15/00;B21B3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华蒙 |
地址: | 21129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高线 生产 设备 及其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高线生产设备,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包括加热跨、主轧跨和成品跨,其中加热跨经过出炉辊道和快速横移装置后分成两条生产线,该两条生产线共跨布置在主轧跨内,并分别进入对应侧成品跨。本发明还公开了其生产工艺。本发明的一种双高线生产设备,两条生产线各自独立生产,互不影响,设备利用率高;通过采用单根坯料轧制,易控制,产品质量高,产量高,成材率高,生产成本低,所需操作人员少,尤其适用于占地少,高产能高速线材生产。本发明的双高线生产工艺,生产效率高,生产能力高,产能可翻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高线生产设备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当前双高线生产技术方案,主要生产技术方案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共用一座加热炉、粗轧机组,后续生产设备(中轧机组、预精轧机组、精轧机组、穿水、吐丝机、风冷辊道、PF运输线)分成两条独立生产线。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是共用一座加热炉、粗轧机组及中轧机组,粗轧机组及中轧机组同时轧制两根坯料,后续生产设备(预精轧机组、精轧机组、穿水、吐丝机、风冷辊道、PF运输线)分成两条独立生产线。
第一种技术方案中,粗轧机组单线轧制,后续生产设备双线轧制。生产时粗轧机组出故障将影响后续生产线的生产,且后续生产线存在等坯料轧制,导致后续生产设备利用率低,不能充分发挥设备生产能力。
第二种技术方案中,粗轧机组及中轧机组同时轧制两根坯料,两根坯料对轧辊磨损不一致,导致传动系统控制难度加大,容易造成生产事故,成材率降低。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高线生产设备,解决设备利用率低和生产事故率高、成材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其工艺。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高线生产设备,包括加热跨、主轧跨和成品跨,其中加热跨经过出炉辊道和快速横移装置后分成两条生产线,该两条生产线共跨布置在主轧跨内,并分别进入对应侧成品跨。
进一步地,所述的快速横移装置包括快速横移链一驱动电机、快速横移链二驱动电机、快速横移链二、输送辊道、快速横移链一;其中,出炉辊道设置在快速横移装置的中部,输送辊道对称设置在出炉辊道的两侧,在输送辊道上均设有快速横移链二,在出炉辊道上朝向两侧的输送辊道方向均设有快速横移链一,快速横移链一配合对应侧的快速横移链二动作,实现将连铸坯分别送入两条独立的高线生产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加热跨包括加热炉,所述的加热炉与出炉辊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条生产线结构相同,包括顺次相连的粗轧机组、中轧机组、预精轧机组、预水冷装置、精轧机组、水冷装置、吐丝机和风冷辊道;其中,在粗轧机组和中轧机组之间设置第一飞剪;在所述的中轧机组和预精轧机组之间设置第二飞剪。
进一步地,所述的成品跨包括顺次相连的打捆机、称重装置、卸卷装置,其中,所述的风冷辊道通过PF运输线与对应侧的打捆机相连。
所述的一种双高线生产设备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连铸坯经加热炉进行加热,加热至1050℃,由出炉辊道送往快速横移装置,分成两条生产线;
2)每条所述的生产线中,快速横移装置将连铸坯分别送入六架粗轧机组进行轧制;轧件出粗轧机组经第一飞剪,再进入由六架中轧机组继续轧制;中轧机组后设有第二飞剪;经第二飞剪后,轧件进入预精轧机组进行轧制;从预精轧机组轧出的轧件经预水冷装置冷却进入十架精轧机组;精轧机组后设置水冷装置;轧件进入吐丝机,成线环落到风冷辊道;
3)经风冷后的线环由PF运输线运输至成品跨,经打捆机后称重装置称重、卸卷装置卸卷,入库堆放。
每条生产线均分别对应六架粗轧机组、六架中轧机组和十架精轧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先河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先河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69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