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导弹消防车的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37364.8 | 申请日: | 2019-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涂文兵;陈元龙;胡承福;郑海霞;雷嘉雯;杨锦雯;肖宇航;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27/00 | 分类号: | A62C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导弹 消防车 超高层建筑 火灾 救援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弹消防车的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方法和装置,包括消防导弹和救援机器人,由动力装置、逃生舱、运载舱、填充物、灭火剂舱、消防弹头、照明设备、摄像头、红外探头、绳索固定装置、消防面具、前部支架、物资仓、尾椎架、行进机构以及转向装置等组成。该方法和装置利用现有导弹消防车能精准投放消防灭火导弹的特点,并在消防导弹运载舱内部加设救援机器人,通过救援机器人来实现超高层建筑火灾的快速救援,大大提高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的效率和被困人员的存活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灵活性强、救援及时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导弹消防车的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多且楼层高度也在不断上升,当这些超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有蔓延快、难扑灭的特点,而建筑内部人员往往无法在火势蔓延之前有效撤离。
在现有的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中,主要采取消防云梯与高压水枪配合灭火,再由消防员进入建筑进行搜救的方法,消防云梯高度有限,且常常受空间环境的影响使得有效高度再次受限,而高压水枪射程也十分有限,因此消防云梯与高压水枪的配合面对超高层的火势时只能望洋兴叹,在火势无法控制时,消防员进入火场搜救也更加艰难。
面对超高层建筑火灾,在部分地区配备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研发的一款导弹消防车,通过消防车携带消防导弹,向超高层火灾地点进行精准投放高效灭火导弹进行灭火,可以有效控制超高层火灾的火势蔓延。主要应用于对火势的控制,而对超高层火灾内部被困人员的救援还是依靠消防员在控制火势后从地面前往搜救,故此方法还无法及时救援受困人员。
专利CN108216606A公开了一种利用无人机进行高层火灾救援受困人员的方式,但是受火灾引发的复杂热气流影响,无人机容易被拽翻导致失控或是坠机,且无人机还存在承重量有限、无法进入楼房内部等问题,因此该方法在超高层火灾救援方面的可行性仍然较低。
综上所述,目前的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方法存在救援困难、耗时长和不完善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的超高层火灾救援困难和耗时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导弹消防车的超高层火灾救援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和装置利用现有导弹消防车能精准投放消防灭火导弹的特点,并在消防导弹运载仓内部加设救援机器人,通过救援机器人来实现超高层火灾的快速救援。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步骤1:导弹消防车精准定位高层火灾位置,发射携带救援机器人的消防导弹;
步骤2:消防导弹破窗投放入高层火灾现场,释放消防灭火剂缓解火势并打开运载舱;
步骤3:携带着救援机器人的逃生舱从运载舱脱离,逃生舱打开,救援机器人启动,进入火灾现场;
步骤4:救援机器人在窗口、阳台附近选择合适的地方降下绳索固定装置;
步骤5:在救援机器人的辅助下,绳索固定装置启动,真空吸盘吸附地面进行初步固定,电钻钻入地面进一步固定,救援机器人与绳索固定装置分离;
步骤6:救援人员通过救援机器人的红外探测装置及摄像头进行的实时画面传输,了解火灾现场情况,遥控救援机器人寻找被困者;
步骤7:救援机器人向被困人员提供具有通讯功能的消防面具和防火披风;
步骤8:被困人员在地面救援人员和救援机器人的引导下,前往相对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或者前往绳索固定装置所在的位置进行转移逃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装置包括:消防导弹和救援机器人两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37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抛沙灭火车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包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