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结构的F23类压控振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0839.9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14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康凯;周龙龙;吴韵秋;赵晨曦;刘辉华;余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B1/04 | 分类号: | H03B1/04;H03B5/32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甘茂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f23 压控振荡器 | ||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压控振荡器,具体为一种新型结构的F23类压控振荡器;用以克服传统的F23类压控振荡器调谐过于复杂、有待进一步优化的问题。本发明F23类压控振荡器包括:第一谐振腔,交叉耦合管对及第二谐振腔;本发明相对于传统结构的F23类压控振荡器结构简单;将原有的变压器替换为电感,简化了电路的复杂度,在实际使用中降低了调谐的难度,使得压控振荡器更容易处于理想工作状态;同时,采用了一种新型电感结构,可以配合电容在奇次和偶次谐波输入时呈现不同的谐振峰,且随电容变化谐振峰比例不变;另外,本发明在mos管的漏极和源极分别形成基波、二三次谐波的方法,符合F23类压控振荡器的理论基础,有效分离了基波和谐波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压控振荡器,具体为一种新型结构的F23类压控振荡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其方便、高速、快捷的通信方式使其广泛应用于汽车雷达、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以及5G计划的推进。而频率源作为射频收发系统中重要的环节,其性能优劣对于无线信号传输影响重大。压控振荡器作为频率源的核心模块,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频率源的性能,因此应用于高频的低噪声压控振荡器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然而随着频率升高,各类器件的寄生效应会使得其品质因数降低,恶化了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对于改善高频工作下压控振荡器的相位噪声,近些年来不断涌现出了许多新型的结构;其中在F类压控振荡器的基础上引入共模信号的结构称之为F23类压控振荡器。传统的F23类压控振荡器如图1所示,利用变压器初级、次级分别接到mos管的栅极和漏极,在原来F类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共模通路从而在一、三次谐波的基础上加上二次谐波;在这三类谐波的叠加下mos管的漏源极呈现一个近似方波的波形,根据脉冲灵敏度函数的理论,方波引入的噪声最小,因此这种结构能够大大的优化了相位噪声。但是,由变压器和电容、变容管形成的谐振腔其谐振峰是否处于一、二、三次的比例与初级线圈感值、次级线圈感值、电容值、变容管电容值都有关,所以在压控振荡器调谐时,必须要改变多对电容从而使得谐振峰比例为一、二、三倍;调谐的复杂性大大降低了其实用性,除此之外,变压器的品质因数不高也制约了此类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传统的F23类压控振荡器调谐过于复杂、有待进一步优化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结构的F23类压控振荡器,采用新的电感结构,通过在交叉耦合对源极增加一个固定比例的电感,通过改变电容值就能改变振荡器工作频率,而且固定电感使得在一定带宽内谐振腔的谐振峰依然呈2:3的比例;从而简化了调谐时将谐振腔调整到理想状态的步骤,这种结构取代了变压器,少用一对变容管为进一步优化相位噪声提供了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结构的F23类压控振荡器,包括:第一谐振腔,交叉耦合管对及第二谐振腔,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叉耦合管对由MOS管M1、MOS管M2构成,所述MOS管M1的栅极连接MOS管M2的漏极,所述MOS管M1的漏极连接MOS管M2的栅极;
所述第一谐振腔由电感L1、变容管构成;所述变容管与电感L1并联后两端分别与MOS管M1、MOS管M2的漏极相连,且两个连接端分别作为压控振荡器的输出端OUT+、输出端OUT-;所述电感L1的中心抽头接电源VDD,所述变容管由两个变容管Cvar串联组成、两个变容管Cvar之间加入调谐电压;
所述第二谐振腔由电感Lc、两个相同电容C、两个相同电感Ld构成;所述两个电感Ld串联后两端分别与MOS管M1、MOS管M2的源极相连,所述电感Lc一端接于两个电感Ld中间、另一端接地,所述两个电容C一端均接地、另一端分别与MOS管M1、MOS管M2的源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第二谐振腔中,电感Lc及两个电感Ld的感值满足关系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0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