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强韧化处理工艺及双相钢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1748.7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6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乔勋;白旭峰;孟东容;刘守法;党波;张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主分类号: | C21D8/00 | 分类号: | C21D8/00;C22C38/38;C22C38/34;C22C38/02;C22C38/44;C22C38/58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强宏超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相钢 层片状 铁素体 细化 强韧化处理 马氏体 晶粒 颗粒状 锻造 应变硬化指数 板条马氏体 两相区淬火 马氏体组织 处理工艺 高温锻造 工艺处理 晶粒细化 强韧性 两相 中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强韧化处理工艺及双相钢,通过高温锻造与中温锻造两次锻造工艺和两相区淬火工艺,采用“层片状细化”工艺代替传统“颗粒状细化”工艺,最终获得晶粒细小的“层片状铁素体+层片状板条马氏体”两相组织双相钢;避免了传统“颗粒状细化”引起n值(应变硬化指数)降低对塑性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晶粒的“层片状细化”,达到晶粒细化的效果,完成强韧化处理;通过本发明处理工艺得到的双相钢中马氏体组织含量不低于40%,与普通工艺处理的样品对比,其抗拉强度σb可提高60%以上,塑性可提高70%以上,显著提高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的强韧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材加工技术,涉及一种高强度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强韧化处理工艺及双相钢。
背景技术
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由硬相马氏体和软相铁素体两相组成,兼具马氏体的高强度和铁素体的高韧性和延伸性。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广泛应用于汽车、石油管道、大型工程机械等领域,尤其随着汽车轻量化趋势,使用率逐步增多。双相钢中铁素体为基体相,可提高双相钢的塑性和韧性,马氏体(或贝氏体)为强化相,分布于铁素体基体相之间,可有效提高双相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满足汽车多种部件的应用条件。通过适当的处理工艺,调节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中两相的比例、形态分布以及晶粒大小,可实现不同的强韧性配合,提高双相钢整体力学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
通过传统的晶粒细化工艺,可一定程度提高双相钢的强度与韧性,获得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然而,当晶粒进一步细化时,将引起n值(应变硬化指数)降低,不利于塑性提高,甚至导致塑性降低,脆性增大的问题,无法获得高强度,强韧性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强韧化处理工艺及双相钢,达到晶粒细化的效果,显著提高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的强度和韧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强度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强韧化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高温均匀化处理:将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样品加热,使样品中的碳化物及合金元素完全溶解,获得成分均匀的单相奥氏体组织;
(2)高温锻造:经步骤(1)保温之后立即对样品进行高温锻造,锻造温度区间为900℃~1100℃,锻造比为60%~85%,锻造后获得致密细小、组织均匀的奥氏体组织;
(3)淬火冷却:高温锻造后,将样品快速冷却至室温,最终获得细小板条马氏体组织,组织得到初步细化;
(4)两相区加热:将步骤(3)中得到的板条马氏体组织重新加热至740℃~800℃,保温1~2小时,板条马氏体分解,获得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组织;
(5)中温锻造:经步骤(4)保温之后立即对样品进行中温锻造,锻造温度区间为600℃~720℃,锻造比为40%~50%;
(6)最终冷却:经步骤(5)中温锻造后,将样品快速冷却至室温,奥氏体转变为细小的层片状板条马氏体,铁素体呈细小层片状组织,晶粒进一步细化,最终获得组织细小的“层片状铁素体+层片状板条马氏体”双相钢。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高温均匀化处理,加热温度为1100℃~1180℃,保温时间为20~90分钟。
进一步,所述步骤(3)和步骤(6)中冷却处理时采用风冷或喷雾冷却。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温锻造时沿样品某一轴向进行锻造,保持锻造方向基本不变,形成锻造流线,获得致密细小、位相一致的微观组织。
进一步,所述马氏体/铁素体双相钢样品中元素按质量百分比包括碳0.1~0.2%,锰2~3%,硅1~2%,铬1~1.5%,,含量低于0.5%的微量元素,其余为铁。
进一步,所述微量元素包括镍、钼和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1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构件孔壁表面纳米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气氛保护程控回火炉用炉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