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体结构、壳体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42385.9 | 申请日: | 2019-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30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林耿;黄义宏;陈石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18;C03B23/023;C03C17/34;C03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祝乐芳;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结构 制造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壳体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本申请的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包括玻璃陶瓷构成的基体和设置在基体外表面的装饰膜层,基体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透明度。这样通过采用玻璃陶瓷作为基体,使壳体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不易损坏,且基体不同区域的透明度不同,可使壳体具有渐变色效果和陶瓷质感,外观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结构、壳体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中,产品外观是决定消费者购买产品的重要因素。因此,新颖的、差异化的视觉外观或者装饰性效果对消费类电子产品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为了形成较好的电子产品外观,电子产品的外观可以呈现渐变色彩效果。目前,具有渐变色彩效果的手机等终端设备,通常会采用玻璃作为壳体的基材,并在玻璃表面涂覆渐变膜层,然后在渐变膜层表面通过油墨或者丝印等手段沉积油墨。具体的,渐变膜层由多层纳米涂层构成,通过控制纳米涂层的厚度,可以让不同厚度的纳米涂层呈现不同的颜色,从而形成渐变色彩效果。
然而,由于目前具有渐变色彩效果的壳体是采用玻璃作为基材,而玻璃较陶瓷等材料的质地较为脆弱,容易损坏,同时缺乏陶瓷的质感,影响了产品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壳体制造方法及移动终端,壳体的机械强度较高,且壳体具有渐变色效果和陶瓷质感,外观效果较好。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包括玻璃陶瓷构成的基体和设置在基体外表面的装饰膜层,基体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透明度。本申请的壳体结构,通过以玻璃陶瓷作为壳体本体的基体,可使基体不仅具有玻璃的低密度及易加工等优点,同时基体还具备陶瓷的外观和质感,使壳体本体具有陶瓷效果和较高的机械强度,通过在基体外表面设置装饰膜层以使壳体本体具有颜色;并且,通过使基体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透明度,可使装饰膜层透过基体的不同区域时显示不同的颜色效果,使壳体本体具有渐变色效果,提升壳体本体的美观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的不同区域具有连续变化的透明度。通过使基体的各区域之间具有连续变化的透明度,可实现壳体本体具有连续变化的渐变色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晶核大小,由此形成不同的透明度。随着构成基体的纳米晶核的逐渐长大,基体的透明度逐渐降低,通过使集体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晶核大小,可使基体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透明度。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的透明度沿壳体本体的中心至边缘的方向变化;或者,基体的透明度沿由壳体本体外表面的一侧向另一侧的方向变化。通过使基体的透明度沿壳体本体的中心至边缘方向变化,使基体具有从中心至两侧边缘逐渐变化的透明效果;通过使基体的透明度由壳体本体外表面的一侧向另一侧变化,使基体具有从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变化的透明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的透明度最高的区域与透明度最低的区域之间的透光率差值大于或等于2%。基体的不同区域的透明度不同,通过使基体的透明度最高的区域与透明度最低的区域的透光率值大于或等于2%,可使得基体的不同透明度区域之间有较为明显的透明度差异,可以使基体呈现出渐变透明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90%。通过使基体的透光率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或等于90%,同时基体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透光率,从而基体的不同区域可以呈现出从不透光至高透光性的效果,以实现基体的渐变透明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的断裂韧性大于1.0MPa·m0.5。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体的弯曲强度大于100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23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