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踏板部件和驱动系统及电动平衡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49559.4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2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胡烨;应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烨;应敏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M7/12;B62J25/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33323 金华婺道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高明;陈潇缙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踏板部件 控制部件 伺服电机 倾斜信息 平衡车 踏板盖 传感器 感知 车轮 横向联接 伺服电机控制 电子元器件 合拢 安装控制 车轮转动 电池发热 控制系统 驱动部件 驱动系统 运动状态 可靠度 灵敏度 内腔中 踏板座 信号线 轮轴 内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踏板部件和驱动系统及电动平衡车,电动平衡车包括横向联接部件、车轮、内置于车轮的伺服电机、受伺服电机控制的轮轴和踏板部件,踏板部件中设有内腔安装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内设有用于感知踏板盖倾斜的传感器,控制部件固定在踏板座与踏板盖合拢后形成的内腔中,传感器感知到踏板盖倾斜信息,伺服电机根据该倾斜信息调整所述的车轮转动状。发明的优点是踏板部件能安装集成有传感器的控制部件,可缩短伺服电机与控制部件的信号线长度,减少横向联接部件的体积及避免电池发热对电子元器件的不利影响,驱动部件中的伺服电机根据感知到踏板部件的倾斜信息来调整车轮的运动状态,提高平衡车的控制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衡电动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平衡车的踏板部件及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平衡车,是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车体和系统的平衡。电动平衡车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和休闲娱乐器械。
申请公布号为CN104029769A的电动平衡扭扭车,包括左右两套可扭动的脚踏模块,脚踏模块之间通过转轴联接;此种结构的平衡扭扭车,灵活性和操控性相对较好,但是由于分体式转动联接,中部结构强度不够,意外碰撞容易导致失灵,甚至发生断裂之风险。
授权公告号为CN205469471U的平衡车,两个车轮分别独立且可旋转地设置于连接轴上,两个脚踏机构分别可旋转地设置于连接轴上,各自的脚踏机构与各自车轮对接,角运动检测机构分别设置于各自的脚踏机构上,其为一体式结构的平衡车。
申请公布号为CN106560384A的人机互动体感车,其包括一整体支撑骨架、车轮上的轮轴与支撑骨架固定连接,踏板装置可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骨架上,脚踏装置上设有缓冲弹性装置,踏板装置转动时,位置传感器感测到踏板装置相对于支撑骨架的倾斜度信息,然后通过控制装置驱动车轮移动或转动。一体式的支撑骨架在整机的强度上改善了。
板状的踏板轴接在支撑骨架上,与车轮内的伺服电机连接的控制装置放置和充电电池均布置在支撑骨架的中心区域,伺服电机引出信号线需要与支撑骨架中心区域内的控制装置连接,这会使信号线的布置相对较长、支承骨架的体积变大及充电电池发热对控制装置上的电子元器件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踏板部件,进一步地提供具有该踏板部件的驱动系统及电动平衡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踏板部件,用于电动平衡车中,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轮内置电机通过电线联接的控制部件、底部固定联接车轮的轮轴的踏板座和供使用者踩踏的踏板盖,所述的控制部件内设有用于感知踏板盖倾斜的传感器,所述的控制部件固定在所述的踏板座与踏板盖合拢后形成的内腔中。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踏板座呈下凹型结构,所述的踏板盖罩在踏板座上,踏板盖的四周边缘位于踏板座的四周边缘外。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踏板座的底板位置中间低、两侧逐渐增高,踏板座的下凹深度也有两侧向中间逐渐变深。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踏板座通过至少一个抱箍组件固定在所述的车轮轮轴上。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踏板座的底部具有供轮轴穿过的轴孔槽,并用抱箍组件将轮轴固定在轴孔槽内。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踏板座和踏板盖均为金属材质或高强度塑料制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的踏板座和踏板盖的横截面为类矩形或椭圆形。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驱动系统,包括车轮、内置于车轮的伺服电机、受伺服电机控制的轮轴和踏板部件,所述的传感器感知到踏板盖倾斜信息,伺服电机根据该倾斜信息调整所述的车轮转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烨;应敏,未经胡烨;应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495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