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激光测距仪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1162.9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M·哈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10 | 分类号: | G01S17/10;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黄纶伟 |
地址: | 瑞士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激光 测距仪 | ||
1.一种采用手持式装置的形式的激光测距仪(1),所述激光测距仪包括,
■被配置成手动使用的壳体,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光电测距单元,所述光电测距单元用于沿测量方向确定所述激光测距仪(1)与目标物体之间的至少一个测量距离,所述光电测距单元包括:
○光发射器,尤其是半导体光源或激光器,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发射光学测量光束,
○光接收器,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检测所述光学测量光束的从所述目标物体反射或反向散射的分量,
○光学单元,所述光学单元尤其包括发射光学单元和接收光学单元,所述发射光学单元具有用于使所发射的光学测量光束在测量方向上沿测量轴相对于所述目标物体准直的发射准直透镜,并且所述接收光学单元在所述光接收器的光敏区域上具有用于接收来自接收方向的反射或反向散射的分量的会聚透镜,
○分析和控制单元,所述分析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基于所述光学测量光束的一个或更多个脉冲的飞行时间和/或相位测量原理,基于所述光学测量光束的反射或反向散射的分量来确定至少一个测量距离,
■处于所述壳体中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被配置成记录所述目标物体的图像,所述摄像头具有沿所述测量方向的视场,
■处于所述壳体中的偏转单元,所述偏转单元用于在所述摄像头的所述视场的至少一个子区域内使所述测量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进行偏转,
■操作和输入排布结构,所述操作和输入排布结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处并且被配置成至少操作所述测距单元和所述摄像头,所述操作和输入排布结构具有可视显示器,所述可视显示器设置在所述壳体处并且联接至所述操作和输入排布结构,并且能作为电子取景器在所述可视显示器上显示所述摄像头的图像并且能在所述可视显示器上显示操作状态,
■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按以下方式启用所述测距单元和所述偏转单元:按不同的偏转沿所述偏转的测量路径记录所述测量距离的一系列测量值,并且
■所述操作和输入排布结构被配置成执行随后从所述一系列测量值中选择所述测量距离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测距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单元被配置成具有被限制成小于+/-10°,优选小于+/-5°的角度范围的所述偏转的偏转范围,尤其是其中,所述偏转范围基本上对应于所述装置的所述电子取景器的所述摄像头的所述视场,优选地,其中,所述可视显示器显示叠加有所述一系列测量值的多个测量点的显示的所述摄像头的图像的至少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激光测距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单元被配置成沿仅一个单一方向偏转,优选沿直线偏转,并且所述操作和输入排布结构按以下方式配置:提供所述一系列测量值作为沿围绕所述测量点的偏转范围的局部分布区段。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激光测距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单元被配置成沿二维方向偏转,并且所述操作和输入排布结构按以下方式配置:提供所述一系列测量值作为沿围绕所述测量点的偏转范围的局部点云。
5.根据权利要求3和4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的激光测距仪(1),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壳体处的惯性测量单元(IMU)或者倾斜或加速度传感器按以下方式配置并链接至所述偏转单元:
所述偏转单元按以下方式启用:在所述偏转范围内沿限定的方向,优选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发生所述偏转,和/或
多个所述一系列测量值形成全局点云,所述全局点云大于所述偏转单元的偏转范围,并且其中,所述全局点云在每种情况下基于所述装置的对准与所述偏转单元的所述偏转的关联方向的结合,其中所述装置的所述对准与所述一系列测量值中的相应测量值相关联并且由所述IMU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11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座椅以及姿态估测系统
- 下一篇: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