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公路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2661.X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8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勇;唐秀清;高文;王世涛;唐海涛;孙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8G1/052;G08G1/054;G08G1/065;G08G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管理系统 监控系统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交通诱导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 智能交通领域 气象灾害 复合式电子 信息化管理 运营商网络 测速系统 监测系统 警察系统 预警系统 制高点 交汇 传输 智能 公路 应用 交通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慧公路管理系统,其解决了现有公路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较为薄弱的技术问题,其包括复合式电子警察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智慧监控系统、制高点监控系统、交汇预警系统、智能前端信息采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测速系统、公路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各系统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无线或者有线传输;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交通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慧公路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体的全国公路网快速形成,但是当前的公路运营管理系统,信息化整体水平还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需要,信息化发展尚未覆盖交通运输现代化建设全局,信息化与业务管理和服务的融合不足,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信息资源共享水平较低,动态信息采集能力相对薄弱,尚未在规范业务、流程再造等方面实现深化应用,对行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公路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较为薄弱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信息资源利用率较高的智慧公路管理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公路管理系统,包括复合式电子警察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道路智慧监控系统、制高点监控系统、交汇预警系统、智能前端信息采集系统、交通诱导系统、交通测速系统、公路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各系统通过运营商网络进行无线或者有线传输。
优选的,复合式电子警察系统、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道路智慧监控系统均采用前端系统、网络传输系统和后端管理系统实现对数据的采集、传输和管理。
优选的,交汇预警系统包括人与车交汇预警系统和车与车交汇预警系统。
优选的,人与车交汇预警系统用于检测甄别过往车辆的车速对行人的威胁,自动双向预警,包括检测触发单元、预警提示单元和过街轨迹警示单元。
优选的,车与车交汇预警系统包括设置在预警路段的车辆检测装置、道路边缘灯带和预警提示屏。
优选的,交通诱导系统包括信息采集子系统,网络传输子系统、中心分析子系统和信息发布子系统。
优选的,交通诱导系统的步骤如下:
(1)信息采集:
采集运算周期内经过不同采集点的数据信息,包括牌识数据、固定源数据、浮动车数据的车辆信息;
(2)信息分析:
对于牌识数据采集点,将顺序经过采集点的车牌进行筛选,作为合格的计算样本集合;
对于固定源采集点,根据道路通行能力、道路的自有留车速对数据进行筛选作为合格的计算样本集合;
对于浮动车采集点,把浮动车的GPS点和地图相匹配,得出对应的行车轨迹;
(3)数据计算:
对于牌识数据和浮动车数据,将样本集合中的车辆根据经过不同采集点的时间和路程计算车速;
对于固定源数据,利用统计的方法得出断面的交通参数;
(4)可信度分析;
根据牌识采集点的样本车辆的属性信息、固定源采集点的断面数据量及浮动车的行车轨迹,判断采集样本的车速可信度;
(5)数据再分析:
对于牌识采集点和浮动车采集点,进行车速融合,根据车速和可信度综合计算采集点的区间车速,并依据不同速度阀值作出路况预测;
对于固定源采集点,进行断面路况判断,利用断面交通参数和其可信度综合判断断面的实时路况,并作出路段的路况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未经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26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