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座椅自动加热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4638.4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李建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56 | 分类号: | B60N2/56;G08C17/02 |
代理公司: | 44239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座椅 汽车座椅 车内 加热控制器 加热指令 接收单元 自动加热 时长 汽车 车载电池 加热单元 停止加热 用户进入 远程发送 远程控制 舒适度 电量 发动机 计时 发送 节约 |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座椅自动加热控制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A、用户将座椅加热指令远程发送至汽车的车内接收单元;B、车内接收单元将座椅加热指令发送至座椅加热控制器;C、座椅加热控制器控制座椅加热单元对座椅进行加热,并同时开始对加热时间进行计时;D、加热时间超过预定时长且用户未进入车内,或者加热时间超过预定时长且发动机未启动,则停止加热,否则保持加热。通过上述汽车座椅自动加热控制方法,用户可以在未进入汽车之前,就远程控制汽车座椅进行加热,使得汽车座椅能够在用户进入汽车时已经升温到合适温度,从而提高舒适度,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避免长时间无谓地对汽车座椅进行加热,从而节约车载电池的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汽车座椅自动加热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型配置了座椅加热功能。在寒冷的冬季,用户可以通过按动座椅加热开关,进行座椅加热,极大地提高了乘车的舒适性。但是具有这种配置的车辆,很少具有自动开启座椅加热的功能,或者只能够在进入车辆的情况下才能够开启座椅加热功能。座椅加热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够达到舒适的温度或者设定温度的,当用户在进入车辆或者必须做在座椅上才能够开启座椅加热功能,在这段时间内是不舒适的,降低了该配置的用户体验,没有完全发挥出座椅加热功能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座椅自动加热控制方法,可以在用户进入车内之前开启汽车座椅加热功能,从而提前对汽车座椅进行加热,提高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的汽车座椅自动加热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用户将座椅加热指令远程发送至汽车的车内接收单元;
B、车内接收单元将座椅加热指令发送至座椅加热控制器;
C、座椅加热控制器控制座椅加热单元对座椅进行加热,并同时开始对加热时间进行计时;
D、加热时间超过预定时长且用户未进入车内,或者加热时间超过预定时长且发动机未启动,则停止加热,否则保持加热。
进一步地,为防止电池馈电,所述步骤C中,只有当车载电池的电量高于预定电量时,座椅加热控制器控制座椅加热单元才对座椅进行加热。所述步骤D中,当车载电池的电量等于或者低于预定电量时,座椅加热控制器控制座椅加热单元停止对座椅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用户利用车内人机交互单元来开启或者关闭座椅自动加热功能,只有当用户开启座椅自动加热功能时,才执行C、D步骤,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
进一步地,所述A步骤中,用户利用手机或者遥控钥匙发送座椅加热指令,所述车内接收单元为移动通讯网关或者无钥匙进入单元或者内置于车身控制器内的遥控接收单元。上述手机与移动通讯网关的远程通讯,以及遥控钥匙无钥匙进入单元、内置于车身控制器内的遥控接收单元的远程通讯都已经是广泛普及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所述车内接收单元为无钥匙进入单元时,如果无钥匙进入单元检测到遥控钥匙由远至近移动至与汽车的距离小于预定距离时,则无钥匙进入单元将座椅加热指令发送至座椅加热控制器。这样用户无需主动按动遥控钥匙来发送座椅加热指令,汽车可以在用户接近汽车时自动启动座椅加热功能,更为智能化。
进一步地,每个汽车座椅均对应有独立控制的座椅加热单元;用户利用手机指定需要加热的座椅,而座椅加热控制器控制相应的座椅加热单元对所指定的座椅进行加热,以适应用户的具体情况,避免无人乘坐的座椅也被加热而浪费车载电池的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46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安全座椅
- 下一篇:用于客车座椅的乘员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