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托轮吊带式内衬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6714.5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6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深澳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9/00 | 分类号: | B28B19/00;B28B1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陈农 |
地址: | 31150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轮 吊带 内衬 | ||
1.一种托轮吊带式内衬机,包括前输送轨道(6)、后输送轨道(7)和步进梁(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分管装置(2)、对中装置(3)、布料装置(4)、离心装置(1)和倒水装置(5),所述前输送轨道(6)、挡分管装置(2)、对中装置(3)、布料装置(4)、离心装置(1)、倒水装置(5)和后输送轨道(7)沿着管件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所述挡分管装置(2)、对中装置(3)、布料装置(4)、离心装置(1)、倒水装置(5)和后输送轨道(7)均与步进梁(8)配合;所述离心装置(1)包括承口带轮组件(11)、插口带轮组件(12)和带轮驱动组件(13),所述承口带轮组件(11)和插口带轮组件(12)均与带轮驱动组件(13)配合,所述承口带轮组件(11)和插口带轮组件(12)分别位于管件的承口端和插口端;
所述承口带轮组件(11)包括承口主动带轮(111)、承口从动带轮(112)、承口摆臂(113)和承口皮带(115),所述插口带轮组件(12)包括插口主动带轮(121)、插口从动带轮(122)、插口摆臂(123)和插口皮带(125);所述承口主动带轮(111)安装在承口摆臂(113)的一端,所述承口从动带轮(112)安装在承口摆臂(113)的另一端,所述承口皮带(115)安装在承口主动带轮(111)和承口从动带轮(112)上,所述插口主动带轮(121)安装在插口摆臂(123)的一端,所述插口从动带轮(122)安装在插口摆臂(123)的另一端,所述插口皮带(125)安装在插口主动带轮(121)和插口从动带轮(122)上,所述承口主动带轮(111)和插口主动带轮(121)均与带轮驱动组件(13)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轮吊带式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沿着管件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挡分管工位、对中工位、布料工位、离心工位和倒水工位,所述挡分管装置(2)、对中装置(3)、布料装置(4)、离心装置(1)和倒水装置(5)分别设置在挡分管工位、对中工位、布料工位、离心工位和倒水工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轮吊带式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带轮组件(11)还包括承口摆动轴(114),所述插口带轮组件(12)还包括插口摆动轴(124),所述承口主动带轮(111)通过承口摆动轴(114)安装在承口摆臂(113)的一端,所述插口主动带轮(121)通过插口摆动轴(124)安装在插口摆臂(12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轮吊带式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口带轮组件(11)还包括承口底座(116)和承口摆臂油缸(117),所述插口带轮组件(12)还包括插口底座(126)和插口摆臂油缸(127),所述承口摆动轴(114)安装在承口底座(116)上,所述承口摆臂油缸(117)的活塞杆与承口摆臂(113)铰接,所述承口摆臂油缸(117)的缸筒与承口底座(116)铰接,所述插口摆动轴(124)安装在插口底座(126)上,所述插口摆臂油缸(127)的活塞杆与插口摆臂(123)铰接,所述插口摆臂油缸(127)的缸筒与插口底座(126)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轮吊带式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分管装置(2)包括分管挡拨(21)、分管支架(22)和分管油缸(23),所述分管挡拨(21)安装在分管支架(22)上,所述分管油缸(23)与分管挡拨(21)连接,所述分管支架(22)与前输送轨道(6)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轮吊带式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装置(3)包括对中辊(31)、对中支架(32)、对中电机(33)和对中挡板(34),所述对中辊(31)安装在对中支架(32)上,所述对中电机(33)与对中辊(31)连接,所述对中辊(31)呈哑铃状结构设置;和/或;所述对中挡板(34)位于管件的承口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轮吊带式内衬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装置(4)包括布料小车(41)、布料管道(42)和布料储罐(43),所述布料储罐(43)安装在布料小车(41)上,所述布料管道(42)与布料储罐(43)连接;和/或;所述布料管道(42)位于管件的插口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深澳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深澳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67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纤维烧结页岩微孔砖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地铁隧道管节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