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低Mn钢的转炉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7133.3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郝丽霞;赵艳宇;孙永林;李志军;朱克然;朱殷翔;裴兴伟;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35 | 分类号: | C21C5/35;C21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10004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n 转炉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低Mn钢的转炉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以铁水和废钢为原料,进行转炉吹炼,出钢,获得极低Mn钢钢水;控制所述原料,其中,控制所述铁水温度和化学成分,控制所述废钢的废钢比和化学成分;所述转炉吹炼过程中,采用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和双渣操作;所述顶底复吹包括顶吹氧气和底吹惰性气体,所述顶吹氧气中,氧枪枪位为1.6‑2.4m,供氧强度为700Nm3/min,所述底吹惰性气体中,供气强度为400‑600Nm3/min;所述转炉吹炼终点时,控制终点温度和钢水氧含量;所述出钢中,控制出钢下渣量≤1.5吨,并加入改质剂进行顶渣改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低Mn钢的转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极低Mn钢(Mn≤0.025%)通常被用作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阳极材料,目前,转炉生产低Mn钢时,转炉吹炼过程脱Mn率在60-65%,转炉冶炼控制Mn含量通常在0.035-0.10%,平均Mn含量为0.055%,而Mn含量≤0.025%的比例仅为0.26%,无法满足极低Mn钢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极低Mn钢的转炉生产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极低Mn钢的转炉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以铁水和废钢为原料,进行转炉吹炼,出钢,获得极低Mn钢钢水;
控制所述原料,其中,控制所述铁水温度和化学成分,控制所述废钢的废钢比和化学成分;
所述转炉吹炼过程中,采用顶底复吹转炉炼钢和双渣操作;所述顶底复吹包括顶吹氧气和底吹惰性气体,所述顶吹氧气中,氧枪枪位为1.6-2.4m,供氧强度为700Nm3/min,所述底吹惰性气体中,供气强度为400-600Nm3/min;
所述转炉吹炼终点时,控制终点温度和钢水氧含量;
所述出钢中,控制出钢下渣量≤1.5吨,并加入改质剂进行顶渣改质。
进一步的,所述铁水温度>1300℃,所述铁水化学成分包括:Si:0.35-0.6%,Mn≤0.15%。
进一步的,所述废钢的废钢比为10-15%,所述废钢化学成分包括:S≤0.01%,Mn≤0.3%。
进一步的,所述顶吹氧气中,供氧量<30%期间,氧枪枪位为2.2-2.4m,供氧量为30-50%期间,氧枪枪位为2.2m,供氧量为50-70%期间,氧枪枪位为2.0-2.2m,供氧量为70-80%期间,氧枪枪位为1.8-2.0m,供氧量>80%期间,氧枪枪位为1.6-1.8m。
进一步的,所述惰性气体为氩气。
进一步的,所述双渣操作中,倒渣量为5-7吨/炉,加入白灰进行二次造渣,所述白灰加入量为5-7吨/炉。
进一步的,所述终点温度为1630-1650℃。
进一步的,按ppm浓度计,所述钢水氧含量为800-1000ppm。
进一步的,所述改质剂为白灰,所述白灰用量为800-1000kg/炉。
进一步的,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极低Mn钢中,Mn含量≤0.025%。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极低Mn钢的转炉生产工艺,通过铁水控制、废钢控制、转炉吹炼模型控制技术、出钢模型控制技术,实现转炉冶炼极低Mn钢生产,提高炼成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生产过程成本浪费或受制于工装限制无法生产的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7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