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雨水存储和监测的回灌系统及该系统的建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7271.1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16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沙莎;朱琳;施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沙莎 |
主分类号: | E03B3/34 | 分类号: | E03B3/34;G01N33/18;G01M99/0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吴雪健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雨水 存储 监测 系统 建设 方法 | ||
1.一种用于雨水存储和监测的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藏式回灌井(100)和监测井(200),埋藏式回灌井(100)环绕设置在监测井(200)的周围,且埋藏式回灌井(100)的数量大于监测井(200)的数量,埋藏式回灌井(100)和监测井(200)的圆心距为D,1m ≤ D ≤R/2,且R为埋藏式回灌井(100)、监测井(200)所在含水层的影响半径;埋藏式回灌井(100)包括回灌井管道(110)、细砂层(120)和砂砾层(130),回灌井管道(110)和含水层相连,回灌井管道(110)的顶部设置有过滤装置(101),该回灌井管道(110)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渗流上段(111)、导水段(112)和渗流下段(113),且渗流上段(111)和渗流下段(113)上设置有渗流孔;回灌井管道(110)的外部设置有细砂层(120),细砂层(120)的外侧设置有砂砾层(130);细砂层(120)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细砂层上段(121)和细砂层下段(122),细砂层上段(121)的横向宽度为w1,细砂层下段(122)的横向宽度为w2,且2w2 > w1 > 1.5w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存储和监测的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监测井(200)的底部延伸至含水层,且监测井(200)的井口高于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存储和监测的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埋藏式回灌井(100)的顶部设置有砂毯(300),回灌井管道(110)的渗流下段(113)设置于含水层中,且渗流下段(113)的底部不穿透含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存储和监测的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砂砾层(130)的孔隙率为P1,细砂层上段(121)的孔隙率为P2,细砂层下段(122)的孔隙率为P3,且P1 > P2 > P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雨水存储和监测的回灌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埋藏式回灌井(100)之间的圆心距为D2,D2 >2m。
6.一种回灌系统的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
S100、进行抽水试验
钻孔并建造监测井(200),对监测井(200)进行抽水试验,采用水表计量出水量为Q1,读数精确为0.1m3;
S200、计算影响半径R,
半径R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其中S抽水时的水位降深,m;H承压水和潜水含水层厚度,m;K渗透系数,m/d;
S300、建造埋藏式回灌井(100)
在监测井(200)的周围建造埋藏式回灌井(100),且埋藏式回灌井(100)和监测井(200)的圆心距为D,1m≤ D ≤ R/2,R为监测井(200)的影响半径;所述埋藏式回灌井(100)的具体建设步骤为:
步骤一:钻孔形成阶梯孔(500),阶梯孔(500)包括阶梯孔下部(510)和阶梯孔上部(520),向阶梯孔(500)中埋入回灌井管道(110),并且将回灌井管道(110)的底部埋至含水层中;
步骤二:在阶梯孔下部(510)的回灌井管道(110)的外部填埋细砂形成细砂层下段(122),细砂层下段(122)填埋完成后,再在阶梯孔上部(520)安装套管(530),向套管(530)的套管内侧(531)填埋细砂,在套管(530)和回灌井管道(110)之间形成细砂层上段(121);且向套管(530)的套管外侧(532)填埋砂砾,在套管(530)和阶梯孔上部(520)的内壁之间形成砂砾层(130);
步骤三:完成填埋后将阶梯孔上部(520)的套管(530)抽出,即得到埋藏式回灌井(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沙莎,未经张沙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72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居民小区零排放回收利用废水装置
- 下一篇:远程大管道输水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