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传感技术融合一体的智能行走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8466.8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12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进财;廖建飞;梁炳东;戴冰鸿;万安;郑婉君;褚云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众创芯慧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共创未来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9/16;G01C21/20;G05D1/02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19090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红***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网络计算 激光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 高精度定位 通信模块 室内 绘制 智能行走机器人 驱动控制器 适应新环境 传感技术 定位方式 定位模块 快速识别 平面图像 深度识别 外部环境 运动部件 自动构建 障碍物 组网 图像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技术融合一体的智能行走机器人,包括运动部件、激光传感器、图像传感器、5G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神经网络计算模块、中央处理单元和驱动控制器,所述图像传感器获得外部环境的平面图像,所述激光传感器对当前图像进行深度识别,结合所述神经网络计算模块以及能够高精度定位5G通信模块自动构建室内3D地图。本发明一方面利用5G密集组网的特点实现室内高精度定位,克服了传统定位方式成本高、精度低的问题,另一方面利用激光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结合实现快速的室内地图绘制,使地图的绘制精度更高,最后采用神经网络计算模块快速识别当前环境中各种障碍物和路径,实现了快速适应新环境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导航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多传感技术融合一体的智能行走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导航的兴起,导航设备或者无人设备的识别能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智能导航的识别能力取决于集成在设备上的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芯片,目前针对室内定位的导航设备,依靠传统定位技术的情况下定位偏差很大,需要依靠多种传感器多次采集数据,再利用数据处理芯片绘制出室内地图,但是这种室内导航设备在更换工作环境后需要花一段时间重新绘制地图,系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慢并且容易定位错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传感技术融合一体的智能行走机器人,能够精确进行室内定位和快速识别环境图像,从而能够快速完成地图绘制。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多传感技术融合一体的智能行走机器人,包括:
运动部件,用于根据指令在室内进行移动;
激光传感器,用于投射到外部环境中获得距离信息;
图像传感器,用于拍摄外部环境并对外部环境进行图像识别;
5G通信模块,用于连接5G的室内分布信号,从而接收外部控制指令和辅助定位;
定位模块,用于结合所述5G通信模块进行室内精确定位;
神经网络计算模块,用于根据采集到的信息快速构建室内地图;
中央处理单元,用于协调处理各种信息和统一控制各部件执行相应的指令;
驱动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单元驱动所述运动部件进行移动;
所述5G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连接,所述5G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均连接到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定位端口,所述驱动控制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驱动引脚,所述激光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图像处理引脚,所述5G通信模块和定位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通信引脚,所述神经网络计算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的协处理引脚;
所述图像传感器获得外部环境的平面图像,所述激光传感器对当前图像进行深度识别,结合所述神经网络计算模块以及能够高精度定位5G通信模块自动构建室内3D地图。
进一步,所述运动部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底部的滚轮机构,所述激光传感器、图像传感器、5G通信模块、定位模块、神经网络计算模块、中央处理单元和驱动控制器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驱动控制器连接所述滚轮机构。
进一步,所述5G通信模块包括一条以上接收天线,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穿过所述接收天线的安装位,所述接收天线为可弯折式天线,所述接收天线的一端穿入所述安装位。
进一步,还包括紧急停止按钮,所述紧急停止按钮设置所述外壳的表面,并且与所述接收天线处于的同一侧。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照明的探照灯,所述探照灯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面,所述探照灯为长条形并且设置为两个,所述探照灯横向设置且互相平行,设置有所述探照灯的侧面为所述滚轮机构的常规前进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众创芯慧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共创未来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众创芯慧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市共创未来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8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线绘制装置
- 下一篇:机器人扩展组件及其转接件、燕尾槽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