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件表面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58869.2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99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方立锋;周宝聪;徐家荣;苏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02 | 分类号: | C23C14/02;C23C14/20;C23C14/35;C25D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叶绍华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塑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件表面处理方法。其具体包括:以塑件为基材,在基材表面涂覆光固化涂料,并照射固化形成基底膜;利用磁控溅射镀的方式在基材的基底膜上制备形成Al晶籽层;将基材浸渍于硅前驱体液中,电沉积生长硅阵列;将基材置于修饰液中静置,对硅阵列进行修饰,即完成对塑件的表面处理。本发明整体制备过程基本无污染,不排放有毒气体、有毒废液等,且电沉积过程不引入金属离子,更加清洁环保;制备难度低,对设备无特殊需求,利于实现并方便实现产业化生产;通过对表面镀层进行修饰处理,能够实现对塑件表面的功能化处理,使得塑件具备良好的疏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件表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塑件在汽车中大量被使用,如汽车门把手、空调通风口罩盖等处,通常为增强塑件的耐用性以及美观性,会对塑件进行表面处理。
最常见的表面处理方式为电镀,专业电镀工艺在各工序使用强酸、强碱、重金属电镀液、铬酸酐等,产生大量废水、废气、槽液、废渣等污染物,含镀镍、铬、铜等重金属。重金属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并且无法分解,造成永久性污染。 大量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与健康。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生产。2015年11月我国已提出新电镀法规,严格要求电镀产业的生产地点及重金属排放量。而这一规定对大部分企业的电镀成本及金属镀塑件的收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大部分企业对表面处理方法进行改进。同时最新欧盟REACH法规中提到欧盟各国将于2024年9月24日全面停止使用电镀技术,为适应国内外市场趋势,提出新技术取代电镀技术已迫在眉睫。
目前最常见的、可直接替代电镀的工艺包括磁控溅射镀,磁控溅射镀相较于电镀而言更加环保,无重金属水污染,无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同时制备工序简单、高效,符合环保的要求。
但是简单的磁控溅射镀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磁控溅射镀只能简单地制备金属镀层,虽然所制得的镀层品质优良,但其难以形成复杂的微观结构,仅能形成平整的层结构,无法实现表面镀层的功能化。并且若要通过磁控溅射镀进行微观结构的制备,则其设备成本则非常高,因此其还存在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中国专利局于2015年7月22日公开了塑料表面选择性金属化的方法的发明专利授权,授权公开号为CN102978593B,其通过混合制备一种塑料组合物,并施加照射能量线的方式实现表面处理的目的,但其工艺较为繁琐、复杂,并且对设备需求较高,且表面处理后其并未产生新的功能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塑件表面处理方法中电镀存在污染大,而磁控溅射则存在无法实现表面处理功能化、仅能制备相应金属的简单镀层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件表面处理方法。其目的在于:一、能够低污染甚至无污染地实现塑件的表面处理;二、降低表面处理的难度和表面处理成本;三、能够对塑件表面进行功能化处理,使得塑件具备良好的疏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件表面处理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以塑件为基材,在基材表面涂覆光固化涂料,并照射固化形成基底膜;
2)利用磁控溅射镀的方式在基材的基底膜上制备形成Al晶籽层;
3)将基材浸渍于硅前驱体液中,电沉积生长硅阵列;
4)将基材置于修饰液中静置,对硅阵列进行修饰,即完成对塑件的表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神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8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