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速SerDes电路系统参数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59467.4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81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郑浩;张弓;卢宏生;李川;王彦辉;胡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392 | 分类号: | G06F30/392;G06F30/398 |
代理公司: | 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14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输通道 参数组合 参数配置 电路系统 超高速 印制线 封装 电路设计技术 高速连接器 可配置参数 参数扫描 仿真模型 仿真扫描 高速信号 模型仿真 稳定传输 最佳参数 盲埋孔 电路 记录 联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速SerDes电路系统参数配置方法,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提出封装上印制线和盲埋孔S参数;S2:提取出印制线S参数;S3:搭建过孔模型,仿真出S参数;S4:获取高速连接器S参数模型和SerDes IBIS‑AMI模型;S5:搭建传输通道与SerDes仿真模型,仿真扫描出该传输通道在不同参数下的RX端眼图大小;S6:记录眼图最佳的参数组合,该参数组合即为适用于该传输通道的最佳参数。本发明一种超高速SerDes电路系统参数配置方法可以解决SerDes电路可配置参数组合过多的问题,获取封装、PCB、过孔等版图与结构,搭建传输通道模型,联合SerDes IBIS‑AMI模型仿真,通过参数扫描得到对应传输通道下最优的参数组合,支持高速信号的稳定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设计技术领域,
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高速SerDes电路系统参数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串行信号传输速率的不断提高,串行解串器(SerDes)电路愈加复杂,一般包含TX FFE、RX FFE、RX CTLE、RX DFE等多种信号处理模块,不同模块都包含多个可配置参数,可配置参数组合一般高达数千种,从中挑选出对某个传输通道最优的参数组合成为问题。
文献【三维电磁仿真在 25 Gbps 串行收发通道设计中的应用方法,2018,电子技术应用,44(8),24-27】提出搭建传输通道模型,联合SerDes模型仿真出通道品质因素(COM),但该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使用的SerDes结构与算法为标准算法,不能反应出实际SerDes产品的真实情况,二是使用的通道模型中封装模型为标准定义的参考封装模型,非真实产品模型。
一般SerDes设计人员会提供几种参考参数组合,但由于SerDes设计人员不深入参与印制板与封装设计,不了解串行信号互连通道的传输距离、损耗、反射等性能,所以其提供的SerDes参数往往不是适应不同互连通道的最佳参数。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合理的超高速SerDes电路系统参数配置方法,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SerDes电路可配置参数组合过多的问题,获取封装、PCB、过孔等版图与结构,搭建传输通道模型,联合SerDes IBIS-AMI模型仿真,通过参数扫描得到对应传输通道下最优的参数组合,支持高速信号的稳定传输的超高速SerDes电路系统参数配置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超高速SerDes电路系统参数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出封装上印制线和盲埋孔S参数;
S2:提取出印制线S参数;
S3:搭建过孔模型,仿真出S参数;
S4:获取高速连接器S参数模型和SerDes IBIS-AMI模型;
S5:搭建传输通道与SerDes仿真模型,仿真扫描出该传输通道在不同参数下的RX端眼图大小;
S6:记录眼图最佳的参数组合,该参数组合即为适用于该传输通道的最佳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3时,获取芯片封装版图文件,使用参数提取软件工具,提出封装上印制线和盲埋孔S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1时,参数包括损耗、串扰、反射和S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2时,获取PCB版图文件与叠层数据,使用ADS软件工具,输入差分印制线的参数,提取出印制线S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594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