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内排气噪声分离方法及声源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0206.4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3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卢炽华;朱亚伟;刘志恩;彭辅明;沈健;李晓龙;杨星瑶;罗玉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N1/06 | 分类号: | F01N1/06;G01H1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琳萍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噪声 分离 方法 声源 发生 装置 | ||
1.一种车内排气噪声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选取车辆排气尾管的排气管口附近和车内座椅人耳位置处分别作为排气附近测点和车内座椅处测点,在两个测点各布置一只麦克风进行噪声测试;
通过在排气管分别引入低频声源和中高频声源,在车辆非运行工况下,分别测试低频声源和中高频声源两种情况下两个测点噪声,获取排气附近测点到车内测点的声音传导函数;
组合拼接低频和中高频噪声传导函数获得全频段的排气附近测点到车内座椅处测点的噪声传导函数;
撤掉低频声源和中高频声源,测试运行工况下两个测点噪声,将运行工况下排气附近测点的噪声与全频段的排气附近测点到车内座椅处测点的噪声传导函数相乘,得到准确的车内排气噪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排气噪声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对车内排气噪声进行分离:
(1)选取车辆排气尾管的排气管口附近和车内座椅人耳位置处分别作为排气附近测点和车内座椅处测点,在两个测点各布置一只麦克风进行噪声测试;
(2)将低频声源出口管插入排气尾管,将低频噪声引入排气尾管内,再从排气管口辐射出来,在车辆非运行工况下,测试排气附近测点的噪声s1l和车内座椅处测点的噪声s2l,则从排气附近测点到车内座椅处测点的低频噪声传导函数为:
式中,是s1l的自相关函数,是噪声s1l和s2l的互相关函数;
(3)将中高频微型声源放置于排气尾管内,播放白噪声并从排气管口辐射出来,在车辆非运行工况下,测试排气附近测点的中高频噪声s1mh和车内座椅处测点的中高频噪声s2mh,则从排气附近测点到车内座椅处测点的中高频噪声传导函数为:
式中,是s1mh的自相关函数,是噪声s1mh和s2mh的互相关函数;
(4)选取低频噪声传导函数Hl和中高频噪声传导函数Hmh的各自有效段,组合拼接获得全频段的排气附近测点到车内座椅处测点的噪声传导函数H;
(5)保持两只麦克风位置不动,在车辆运行工况下,测试排气附近测点运行噪声s1和车内座椅处测点运行噪声s2,由排气附近测点运行噪声s1与传导函数H的乘积,获得车内排气噪声成分s=s1×H。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内排气噪声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排气附近测点在排气管口中轴线45°~60°且距离管口30cm~40cm的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内排气噪声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车内噪声测点在驾驶员座椅人耳位置处,或者副驾驶员座椅人耳位置处,或者在后排座椅人耳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内排气噪声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低频声源由锥形导声管、低频扬声器、扬声器壳体组成,低频扬声器安装在壳体内部,锥形导声管为具有基本竖向和基本水平方向的弯管,锥形导声管的锥形粗端盖在扬声器上方,并与扬声器壳体结合形成只有一个锥形细端出口管的腔体,锥形细端出口管的外径小于排气尾管,以使锥形细端出口管能够被插入汽车的排气尾管中而将声音引入排气尾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内排气噪声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低频声源或中低频扬声器的频响范围不小于25-200Hz;中高频声源或中高频微型声源的频响范围不小于100Hz-10000Hz。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内排气噪声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低频传导函数Hl和中高频传导函数Hmh时,低频噪声传导函数Hl的有效段频率范围取25-150Hz;中高频噪声传导函数Hmh的有效段频率范围取150Hz-3000Hz。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02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