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1847.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7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荣;朱江程;杜辉;邓晶;赵青;卢冠宏;刘小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79 | 分类号: | F24F11/79;F24F13/14;F24F13/15;F24F12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付登云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控制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送风控制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接收送风调整指令;根据送风调整指令识别确定目标对象;根据送风调整指令,基于识别确定出的目标对象,对导风机构的多个导风组各自的出风角度进行相应控制,以通过多个导风组能形成不同出风角度的多路送风,其中,每个导风组的出风角度均能够进行独立调整,以对应形成出风角度能够独立调整的一路送风。通过本申请,有助于送风的精细调控,进而实现送风控制方面的改进,也有助于提升送风的利用效果,以及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送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空调的使用中,为了实现更好的送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用户会调节空调导风叶片的出风角度,对空调送风进行调节。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的导风叶片采用同步方式进行控制,其优点是逻辑控制简便,但在实际应用中,因该同步控制方式下,空调送风的出风角度一致,也即空调输送出去的送风在整体上是一致的,这却导致发生利用效果较差的诸多不足之处。举例来说,比如,在送风过程中,部分送风可能被阻挡,被阻挡部分的送风无法抵达用户所期待的位置,以风管机为例,风管机是一种隐藏式空调,也叫风管式空调机,在现有的家装吊顶中,有的会带有灯槽,当风管机的导风叶片调整至较小的出风角度时,部分送风可能被灯槽这一障碍物给阻挡,该部分送风无法得到利用,进而很有可能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又比如,对于多人用户来说,用户分散,且各个用户都希望能吹到风的情形下,可以将空调调节成自动扫风,在空调开启自动扫风运行过程中,因用户的分散,在某一时刻,总有用户不被风吹到,该情形下可能只是凑合满足各个用户的送风舒适性需求。
因而,空调的送风控制方面,还存在着改进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送风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有助于送风的精细调控,进而实现送风控制方面的改进,也有助于提升送风的利用效果,以及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
本申请提供一种送风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送风调整指令;
根据所述送风调整指令识别确定目标对象;
根据所述送风调整指令,基于识别确定出的所述目标对象,对导风机构的多个导风组各自的出风角度进行相应控制,以通过多个所述导风组能形成不同出风角度的多路送风,其中,每个所述导风组的出风角度均能够进行独立调整,以对应形成出风角度能够独立调整的一路送风。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送风调整指令识别确定目标对象,包括:
当所述送风调整指令是避障指令时,根据所述避障指令识别确定障碍物;或者,
当所述送风调整指令是避人指令或者吹人指令时,根据所述避人指令或者所述吹人指令识别确定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送风调整指令识别确定目标对象,包括:
获取送风范围内的成像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送风调整指令,通过所述成像检测结果识别确定所述目标对象。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调整指令,包括:避障指令、避人指令和吹人指令中的一者或多者。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送风调整指令,基于识别确定出的所述目标对象,对导风机构的多个导风组各自的出风角度进行相应控制,以通过多个所述导风组能形成不同出风角度的多路送风,包括:
当所述送风调整指令是避障指令时,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信息和高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18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