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轨道环境监测的轨检车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63906.9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8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苏焕银;陶文聪;严冠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L23/04 |
代理公司: | 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浩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轨道环境 轨道状态 监测模块 主体模块 检测 轨道 环境检测单元 相对轨道运动 定位模块 环境状态 扫描单元 摄像单元 摄像模块 实用状态 行驶环境 旋转单元 主控模块 自然环境 驱动 行驶 列车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环境监测的轨检车,包括:主控模块、相对轨道运动的主体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体模块位置的定位模块,以及用于检测轨道状态与环境状态的轨道监测模块;所述轨道监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轨道状态的扫描单元、用于监测轨道环境的摄像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摄像模块旋转的旋转单元和用于监测自然环境状态的环境检测单元;该轨检车能够对轨道自身的实用状态进行检测,并且能够对行驶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列车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行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轨道环境监测的轨检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占据着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保证列车行驶过程的安全,轨检车会对轨道进行监测,而现有的轨检车主要针对轨道自身的使用状态进行检测,例如检测轨距是否偏差、轨道是否破损和变形等,但是轨检车却不能够对轨道的行驶环境进行监测,无法保证列车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行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轨道环境监测的轨检车,能够对轨道自身的实用状态进行检测,并且能够对行驶环境进行监测,确保列车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行驶。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轨道环境监测的轨检车,包括:主控模块、相对轨道运动的主体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主体模块位置的定位模块,以及用于检测轨道状态与环境状态的轨道监测模块;所述轨道监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轨道状态的扫描单元、用于监测轨道环境的摄像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摄像模块旋转的旋转单元和用于监测自然环境状态的环境检测单元;所述主体模块分别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定位模块、所述扫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所述旋转单元和所述环境检测单元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定位模块、所述扫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所述旋转单元和所述环境检测单元连接。
进一步,主体模块包括:用于与左轨道连接的左架体、用于与右轨道连接的右架体、用于固定所述左架体与所述右架体位置的固定板、用于驱动所述左架体运动的左滑轮组件和用于所述驱动右架体运动的右滑轮组件;所述固定板分别与所述左架体和所述右架体连接,所述左滑轮组件与所述左架体连接,所述右滑轮组件与所述右架体连接。
进一步,左架体包括左固定板、右固定板和顶面固定板,所述顶面固定板分别与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连接,以构成门型;所述左滑轮组件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左架体滑动的左滑轮、用于驱动所述左滑轮运转的第一传动杆、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杆旋转的第一电机、用于固定所述左固定板与轨道位置的若干左侧轮、用于固定所述右固定板与轨道滑动位置的若干右侧轮、用于驱动所述左侧轮运转的第三传动杆和用于驱动所述右侧轮运转的第四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分别与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左滑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左固定板或所述右固定板连接,所述左滑轮设置在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之间;所述左侧轮分别与所述第三传动杆和所述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左固定板的底部连接,所述右侧轮分别与所述第四传动杆和轨道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传动杆与所述右固定板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旋转单元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扫描模块与所述摄像模块旋转的第二传动杆和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杆运转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部与所述主体模块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下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上部分别与所述扫描模块与所述摄像模块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
进一步,摄像单元包括:摄像机、照明灯和用于检测实时明暗程度的光线传感器;所述照明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上部分别与所述摄像机和所述光线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所述摄像机、所述照明灯和所述光线传感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3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