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沥青烟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3932.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5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林;徐雷;周俊;黄娜;刘红娟;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宿迁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0;B01D53/40;B01D53/78;B01D47/02;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德州沃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6 | 代理人: | 程成 |
地址: | 223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净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沥青烟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属于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上筒体下端和下筒体上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还包括设置在上筒体和下筒体内腔的机械油除烟装置、冷却装置、清理装置、喷淋装置和过滤装置,冷却装置设于上筒体内腔中部,喷淋装置设于冷却装置上端,过滤装置设于喷淋装置上方,清理装置设于冷却装置下端,且清理装置连接冷却装置,机械油除烟装置设于清理装置下端,机械油除烟装置上设有进气口,过滤装置上设有排气口。结构设计巧妙,实现了叠加效应,大大提高了烟气净化效率和净化效果,且将多道净化工序集合在一个设备中,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和占地面积,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烟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是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料,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
沥青烟尘中含有沥青焦油挥发物等,其主要成分有3,4-苯并芘、苯并蒽等80多种多环芳烃类碳氢化合物,大多是致癌和强致癌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将严重影响到周围空气环境,影响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现有技术中,对于沥青烟气主要采用吸收法、燃烧法、电捕法、吸附法。各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缺陷,现有技术中主要还是采用吸收法,不管是从操作性,还是经济性,均是较优的烟气处理方式。但是,应用吸收法的设备往往仅采用一种吸收液或吸收方式,导致烟气处理效果不佳,难以达到直接排放的标准。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沥青烟气的净化处理设备,能够叠加应用多种处理方式,提高处理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沥青烟的净化装置及净化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收法处理沥青烟气,由于方式单一而导致的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沥青烟的净化装置,包括上筒体和下筒体,所述上筒体下端和下筒体上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筒体和下筒体内腔的机械油除烟装置、冷却装置、清理装置、喷淋装置和过滤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设于所述上筒体内腔中部,所述喷淋装置设于所述冷却装置上端,所述过滤装置设于所述喷淋装置上方,所述清理装置设于所述冷却装置下端,且所述清理装置连接所述冷却装置,所述机械油除烟装置设于所述清理装置下端,所述机械油除烟装置上设有进气口,所述过滤装置上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螺旋管、供液管、供液泵、冷却部和碱液箱,所述碱液箱设于所述下筒体内底部,所述冷却螺旋管设于上筒体内腔,且所述冷却螺旋管和上筒体同轴线,所述供液管一端连接所述冷却螺旋管下端进口,所述供液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碱液箱下部,所述供液管上设有供液泵和冷却部。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螺旋管竖向设置,且所述冷却螺旋管的螺旋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装置包括锥形护罩、封装箱、往复驱动电机、输出轴、铰接部、伸缩连杆和清理部,所述上筒体下部中心设有锥形护罩,所述锥形护罩下端设有封装箱,所述封装箱内设有往复驱动电机,所述往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向设置,所述输出轴向上穿出所述锥形护罩并伸入所述冷却螺旋管中部,所述输出轴上端通过铰接部连接伸缩连杆一端,所述伸缩连杆另一端设有清理部,所述清理部套设在所述冷却螺旋管上,所述锥形护罩和下筒体内壁之间设有空隙,所述上筒体通过上述空隙与所述碱液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清理部包括限位套管、球形管和橡胶套,所述限位套管内设有椭圆腔,所述限位套管内设有球形管,所述球形管两端设有橡胶套,所述限位套管两端内径小于所述球形管直径,所述限位套管两端内径大于球形管两端内径,所述冷却螺旋管穿设在所述橡胶套和球形管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宿迁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宿迁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39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烟雾过滤净化器及使用方法
- 下一篇:用于回流焊炉的废气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