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肿瘤触发靶向碳酸氢铵脂质体及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64090.1 申请日: 2019-09-12
公开(公告)号: CN110522725A 公开(公告)日: 2019-12-03
发明(设计)人: 邹涛;陈淑窈;李莉;夏甜;李游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A61K9/127 分类号: A61K9/127;A61K47/24;A61K47/10;A61K47/28;A61K31/704;A61P35/00
代理公司: 11427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陈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地址: 430000 湖北***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碳酸氢铵 靶向 脂质体 触发 磷脂 肿瘤细胞 肿瘤 制备 甲氧基聚乙二醇 快速释放药物 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酰乙醇胺 肿瘤微环境 纳米材料 受体作用 叶酸配体 长链PEG 长循环 可渗透 内涵体 溶酶体 亚胺键 胆固醇 二氧化碳 升高 合成 血液 细胞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肿瘤触发靶向碳酸氢铵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应用。利用磷脂酰乙醇胺(PE)和甲氧基聚乙二醇醛(mPEG‑CHO)合成了含有pH敏感的亚胺键的长链PEG化磷脂(PE‑imine‑PEG)。然后以磷脂、胆固醇、PE‑imine‑PEG、DSPE‑PEG‑folate和碳酸氢铵(ABC)水溶液为原料,制备肿瘤触发靶向碳酸氢铵脂质体纳米材料。本发明的肿瘤触发靶向碳酸氢铵脂质体不仅具有血液中的长循环特性,而且在肿瘤微环境中能开启其靶向特性。通过叶酸配体‑受体作用,它能进入肿瘤细胞,在升高的温度或酸性的内涵体/溶酶体中会产生二氧化碳(CO2)气泡。通过产生的CO2气泡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产生可渗透的缺陷,在细胞内快速释放药物,消灭肿瘤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肿瘤触发靶向碳酸氢铵脂质体纳米材料,本发明还涉及该肿瘤触发靶向碳酸氢铵脂质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肿瘤触发靶向碳酸氢铵脂质体纳米材料可用作抗肿瘤药物载体。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纳米医学为癌症治疗新策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令人兴奋的新机会。由于实体瘤中异常的血管结构和无效的淋巴引流,纳米粒子可通过血液循环中增强的通透性和保留(EPR)效应在肿瘤组织中积聚。此外,研究者已开发出刺激响应纳米粒子以实现肿瘤特异性治疗。刺激包括外源刺激(例如,温度,磁场,光,超声等)和内源刺激(例如,降低的pH,某些酶和肿瘤组织周围的缺氧)。

温敏脂质体是目前最先进的刺激响应纳米粒子之一,非常有希望用于临床应用。阿霉素(DOX)可以在升高的温度(≥40℃)下从碳酸氢铵(ABC)脂质体快速释放,并改善脂质体在正常体温(37℃)下的静脉稳定性。然而,由于含有聚乙二醇化脂质(DSPE-PEG),ABC脂质体难以进入细胞。聚乙二醇化脂质可以延长ABC脂质体的循环时间,但阻碍它们进入细胞。因此,ABC脂质体只能在细胞外释放药物。然而,在化疗中细胞内药物释放通常比细胞外药物释放更为理想。

因此,我们利用叶酸功能化的聚乙二醇化脂质(DSPE-PEG-folate)替代了ABC脂质体中的DSPE-PEG,以改善ABC脂质体的细胞摄取。为了保持ABC脂质体在血液中的长循环特性,我们合成了含有pH敏感的亚胺键的长链PEG化磷脂(DSPE-imine-PEG)并将其加入脂质体中。肿瘤触发靶向ABC(TT-ABC)脂质体在血液循环期间,由于长链PEG屏蔽了脂质体表面的叶酸基团,其靶向特性关闭;但是在微酸性的肿瘤微环境中,由于pH敏感的亚胺键断裂,长链PEG从脂质体表面脱离,露出脂质体表面的叶酸配体,其靶向特性开启。通过叶酸配体-受体作用,TT-ABC脂质体被肿瘤细胞胞吞后,在升高的温度或酸性的内体/溶酶体中会产生二氧化碳(CO2)气泡。通过产生的CO2气泡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产生可渗透的缺陷,因此,包载DOX的TT-ABC脂质体(DOX@TT-ABC)可以在细胞内快速释放药物(附图1)。DOX@TT-ABC在生理pH(7.4)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并在降低的pH(≤6.5)和升高的温度(≥40℃)下快速释放DOX。DOX@TT-ABC脂质体在降低的pH和升高的温度时显示出显着增强的细胞摄取、DOX的细胞内积累和细胞毒性。

发明内容

作为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肿瘤触发靶向碳酸氢铵脂质体纳米材料。它不仅具有血液中的长循环特性,而且在肿瘤微环境中能开启其靶向特性。通过叶酸配体-受体作用,它能进入肿瘤细胞,在升高的温度或酸性的内体/溶酶体中会产生二氧化碳(CO2)气泡。通过产生的CO2气泡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产生可渗透的缺陷,在细胞内快速释放药物,消灭肿瘤细胞。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肿瘤触发靶向碳酸氢铵脂质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40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