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制件成型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65590.7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5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牛让;李蒙蒙;郝朝帅;李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C33/46;B29C33/4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李兵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制件 成型 模具 | ||
1.碳纤维制件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
模具本体(100);
以及用于碳纤维成型的成型槽(200);所述成型槽(200)内设置有若干个脱模槽(210);
以及用于转移模具的转移槽(300),所述转移槽(300)内设置有防滑装置;
所述脱模槽(210)内设置有脱模单元(220),所述脱模单元(220)在脱模槽(210)内上下滑动,所述脱模单元(220)下端设置有进气管(230);所述脱模单元(220)包括:脱模杆(221)以及设置在脱模杆(221)内的通气道;所述通气道与进气管(230)连接;
所述防滑装置包括:支撑气囊(310),夹紧气囊(320)以及连通支撑气囊(310)与夹紧气囊(320)的连接管(330),常态下,支撑气囊310为充满气体状态,夹紧气囊320为未充气状态;所述支撑气囊(310)固定在转移槽(300)上侧,所述夹紧气囊(320)固定在转移槽(300)下侧,所述连接管(330)设置在支撑气囊(310)与夹紧气囊(320)之间,所述支撑气囊(310)与夹紧气囊(320)通入相同容积的气体,支撑气囊(310)沿竖直方向上的形变量小于夹紧气囊(320)沿竖直方向上的形变量;
所述进气管(230)与连接管(330)连通,所述进气管(230)设置有开启压力大于零的第一气体单向阀,第一气体单向阀使气体仅从连接管(330)流向进气管(230);
所述支撑气囊(310)上设置有开启压力为零的第二气体单向阀,所述第二气体单向阀使气体仅从支撑气囊(310)外流向支撑气囊(3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制件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气囊(320)上侧设置有若干个与夹紧气囊(320)相通的凸条(3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纤维制件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装置还包括:若干根支撑柱(350),所述支撑柱(350)设置在转移槽(300)内,所述支撑柱(350)之间设置有支撑板(360),所述支撑板(360)与支撑柱(350)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60)与支撑气囊(3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纤维制件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321)上设置有若干个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纤维制件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60)远离支撑气囊(310)一侧设置为粗糙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纤维制件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杆(221)上端设置顶板(2211),下端设置限位板(2212);所述通气道包括:进气道(2213)与出气道(2214);所述进气道(2213)垂直于顶板(2211)设置在脱模杆(221)内,所述出气道(2214)平行于顶板(2211)设置在脱模杆(221)内,所述出气道(2214)设置在顶板(2211)下端与进气管(230)连接;所述脱模槽(210)上端设置顶槽(211),下端设置限位槽(212);所述顶板(2211)设置在顶槽(211)内,所述顶板(2211)与顶槽(211)紧密配合;所述限位板(2212)设置在限位槽(2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纤维制件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槽(210)远离顶槽(211)一端设置有复位板(213);所述复位板(213)与限位板(2212)之间设置有处于拉伸状态的弹簧(214),所述复位板(213)固定设置在模具本体(10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未经安徽佳力奇先进复合材料科技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655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具真空加热设备框架
- 下一篇:一种恒温热压机配件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