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辆充电线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70732.9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1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R·海涅;J·罗恩范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时捷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42 | 分类号: | H01B7/42;H01B9/06;B60L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潘飞;郑建晖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充电 线缆 | ||
一种对机动车辆的电能储存器进行直流电压充电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具有线缆护套、用于第一直流电压相的第一电导体、及用于第二直流电压相的第二电导体。电导体被该线缆护套在外部包围,且具有由外壳体层和内壳体层形成的导体壳以及在该导体壳内部延伸的、形成导体线芯束的导体线芯。这些电导体分别具有用于从内部冷却对应的导体线芯束的第一冷却剂通道和用于从外部冷却对应的导体线芯束的第二冷却剂通道,在对应导体的导体线芯束的导体线芯与对应导体的导体壳的内壳体层之间定位有划分对应的第二冷却剂通道的管道状的间隔保持件,冷却剂流经且围绕间隔保持件流动,且间隔保持件一方面互相贴靠且另一方面贴靠对应的电导体的导体壳的内壳体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充电线缆。
背景技术
从DE 10 2015 120 048 A1已知一种机动车辆充电线缆,用于对机动车辆的电能储存器进行直流电压充电。因此,从这种现有技术已知一种具有用于第一直流电压相的第一电导体和用于第二直流电压相的第二电导体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其中这两个电导体被充电线缆的线缆护套围绕。这两个电导体中的每一个电导体分别具有形成为绝缘层的导体壳,其中对应的电导体的导体线芯在对应的电导体的绝缘层中延伸。在对应的绝缘层与对应电导体的对应导体线芯之间形成冷却剂通道,在该冷却剂通道中可以引导用于冷却对应的电导体的冷却流体。在此,冷却剂围绕对应电导体的对应导体线芯流动并且因此从外部将其冷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具有改进的冷却装置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此目的是通过一种根据以下所述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实现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中,第一电导体和第二电导体被线缆护套在外部包围。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中,该第一电导体和该第二电导体分别具有由外部的壳体层和内部的壳体层形成的导体壳。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的该第一电导体和该第二电导体分别具有在导体壳内部延伸的、形成导体线芯束的导体线芯。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的该第一电导体和该第二电导体分别具有第一冷却剂通道,该第一冷却剂通道用于从内部冷却对应的导体线芯束,该对应的导体线芯围绕该第一冷却剂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的该第一电导体和该第二电导体还分别具有第二冷却剂通道,该第二冷却剂通道用于从外部冷却对应的导体线芯束,该第二冷却剂通道围绕对应的导体线芯,其中在对应电导体的导体线芯束的导体线芯与对应电导体的导体壳的内壳体层之间定位有管道状的间隔保持件,这些间隔保持件划分对应的第二冷却剂通道,冷却剂流经并且围绕这些间隔保持件流动,并且这些间隔保持件一方面互相贴靠且另一方面贴靠对应的电导体的导体壳的内壳体层以及优选地也贴靠导体线芯束的导体线芯。
在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辆充电线缆中,分别从内部且分别从外部冷却每一个电导体或由导体线芯形成的导体线芯束。
对应的第一冷却剂通道用于从内部冷却对应的电导体或由导体线芯形成的导体线芯束。对应的第二冷却剂通道用于从外部冷却对应的电导体或由导体线芯形成的导体线芯束,冷却剂流经的并且围绕流动的管道状的间隔保持件划分该第二冷却剂通道。
利用机动车辆充电线缆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或设计,可以实现对该机动车辆充电线缆的电导体的改进的、更高效的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时捷股份公司,未经保时捷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07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