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量处理法与粒子群算法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2297.3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67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绅;刘凌;刘崇新;李小腾;刘健;彭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6F17/12;G06F17/16;G06N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郭瑶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量 处理 粒子 算法 接地 故障诊断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量处理法与粒子群算法的接地网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接地网全部支路及节点进行编号,确定可及节点组合并排序;
(2)推算腐蚀前每组的端口电阻以及支路电流值,并测量腐蚀后每组的端口电阻;
(3)运用特勒根定理建立故障诊断模型,然后进行微量处理,再运用模型的解析性质求得初始解;
(4)根据初始解确定粒子群位置上下界,利用初始解引导粒子群算法在此区域内进行深入优化,实现接地网故障诊断;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于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接地网,其中,n个节点中有l个可及节点,根据该接地网的拓扑结构,对接地网的所有节点和支路进行编号;在所有可及节点中任选两个节点构成一个组合,则共有种不同组合;
步骤二:将每个腐蚀前的端口电阻值组成腐蚀前端口电阻值列向量Rij;根据接地网的拓扑结构及腐蚀前的支路电阻推断每个组合x的在腐蚀前的支路k的电流Ik(x),x=1,2,...,m;k=1,2,...,b;
将每个组合的腐蚀后的端口电阻值组成腐蚀后端口电阻值列向量R′ij;
端口电阻值列向量的变化量ΔRij=R′ij-Rij;
步骤三:将端口电阻值列向量的变化量ΔRij进行微量化,得到端口电阻值列向量中间变量ΔRij0=ΔRij×ks,其中,ks为步长系数;且ΔRij0=(ΔRij0(1),ΔRij(2),...,ΔRij(m))T;令支路电流中间变量I′k(x)=Ik(x),x=1,2,...,m;k=1,2,...,b;将ΔRij0、I′k(x)、Ik(x)、I0代入方程组(15),利用L-M算法求解支路电阻变化量ΔRk;按支路编号顺序将各支路的电阻变化量ΔRk组成阻值变化量列向量ΔR,即ΔR=(ΔR1,ΔR2,...,ΔRb)T;
其中,组合x的端口电阻的变化量ΔRij(x)是腐蚀后的端口电阻R′ij(x)与腐蚀前的端口电阻Rij(x)之差,Ik(x)为组合x的腐蚀前的支路电流,I′k(x)是腐蚀后的支路电流值,I0是激励电流源支路的电流值,ΔRk为腐蚀后的支路阻值变化量;令Rk为修正前的支路电阻诊断值,初值设置为Rk=Rorigin(k),k=1,2,...,b;其中Rorigin(k)为腐蚀前的支路k的电阻;
步骤四:令修正后的支路电阻诊断值R′k=Rk+ΔRk;通过修正后的支路电阻诊断值R′k推算各组合在修正电阻后的支路电流中间变量I′k(x);将ΔRij0、I′k(x)、Ik(x)、I0再代入方程组(15),利用L-M算法求解修正后的支路电阻变化量ΔR′k;按支路编号顺序将各支路的修正后的支路电阻变化量ΔR′k组成修正后的阻值变化量列向量ΔR′,即ΔR′=(ΔR′1,ΔR′2,...,ΔR′b)T;
步骤五:判断||ΔR-ΔR′||2≤ε是否成立,若是转至步骤六;若否,则令ΔR=ΔR′,转至步骤四;其中,ε为收敛精度;
步骤六:在支路k的电阻为修正后的支路电阻诊断值R′k的情况下,推求组合x的端口电阻,记为R″ij(x),并按照组合编号组成修正后的端口电阻列向量R″ij;令ΔRij=R′ij-R″ij;判断||ΔRij||2≤ε是否成立,若否,则转至步骤三;若是,则将支路电阻诊断值Rk转化为支路增大倍数列向量X,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判断接地网故障;其中,支路增大倍数列向量X的第k个元素代表第k条支路电阻增大倍数的诊断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229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