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接枝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4196.X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汤佳鹏;葛彦;操维芳;朱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11/08 | 分类号: | D01F11/08;D01F11/00;D01F8/16;D01F8/18;A61L15/28;A61L15/26;A61L15/18;A61L15/44;A61L1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接枝 重组 表皮 生长因子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表面接枝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新型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一定量O‑羧甲基壳聚糖和聚氧化乙烯完全溶解于90%乙酸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纺丝液;(2)采用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O‑羧甲基壳聚糖/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3)将O‑羧甲基壳聚糖/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用DMEM培养基洗涤至中性,烘干之后经等离子处理器处理活化;(4)活化的纳米纤维浸泡在含有重组表皮生长因子EGF和CoCl2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负压闪爆,之后进行接枝反应,离心冻干。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纤维是一种能够诱导组织上皮损伤部的再生的医疗用材料,能够刺激多种细胞的增殖,适用于表皮细胞、内皮细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接枝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羧甲基壳聚糖及其多种衍生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感染作用。小分子的脱乙酰壳聚糖具有质子化铵,质子化铵与细菌带负电荷的细胞膜作用,吸附和聚沉细菌,同时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胞内,扰乱细菌的新陈代谢及合成而具有抗菌作用。相对分子量为1500的脱乙酰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强,随着分子量增大,则抑菌作用下降。脱乙酰壳聚糖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小肠结尖耶尔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李斯特单核增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羧甲基壳聚糖已被制成无纺布、流延膜、涂层纱布等多种医用敷料用于临床,其中羧甲基壳聚糖与醋酸制成的无纺布透气透水性能极佳,用于大面积烧伤烫伤,抗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效果很好。
1975年首次从人尿液中提取得到人表皮生长因子。90年代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基因重组,即通过选择生产菌株,进行工程菌发酵,再经纯化、冻干后制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有丝分裂以及糖、蛋白质、DNA、RNA合成,具有促进上皮细胞分裂增殖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上与免疫性皮肤病、创面组织修复和手术血管愈合的治疗密切相关。临床上应用精制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创面愈合,配合常规烧伤创面处理,对烧伤浅II度、深II度(尤其是后者)慢性创面、供皮区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加速愈合的作用,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目前,有文献报道,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做成水凝胶、水溶液、普通乳剂等剂型,但是由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分子量较大,这些剂型中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稳定性差,并且分散基质无明显的吸收促进作用,造成制剂透皮效果不佳,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度很低,特别是手术血管接合有较大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接枝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表皮生长因子接枝在O-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纤维上,得到的纳米纤维能够更好地促进角膜损伤、烧烫伤及手术等创面的修复和愈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接枝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一定量O-羧甲基壳聚糖和聚氧化乙烯完全溶解于90v/v%乙酸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纺丝液;
S2:采用所述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O-羧甲基壳聚糖/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
S3:将所述O-羧甲基壳聚糖/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用DMEM培养基洗涤至中性,烘干之后经等离子处理器处理活化,得活化纳米纤维;
S4:将步骤S3得到的活化纳米纤维浸泡在含有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和CoCl2的DMEM培养基中进行负压闪爆,之后进行接枝反应,离心冻干后得到表面接枝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纳米纤维。
优选的,所述O-羧甲基壳聚糖粘均分子量为5.0×105,脱乙酰度为80~85%,所述聚氧化乙烯的平均分子量为1.0×106。
优选的,步骤S1中,O-羧甲基壳聚糖和聚氧化乙烯的总浓度为10~30g/L,O-羧甲基壳聚糖与聚氧化乙烯的质量比为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41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