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4462.9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1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鹏;马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4/28 | 分类号: | H01R4/28;H01R4/6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光栅尺 电缆线 接头 结构 | ||
1.一种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该结构与电缆线配合使用,电缆线本体(1)包括保护胶层、屏蔽层和金属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头结构包括:外套筒(2)、内套筒(3)和壳体(4);
所述电缆线本体(1)剥离保护胶层漏出屏蔽层后伸入所述内套筒(3)内;
所述外套筒(2)通过过盈配合套置在所述内套筒(3)的外侧;
所述外套筒(2)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壳体(4)上;
所述电缆线本体(1)具有A段、B段、C段和D段;
所述A段为金属线裸露部分;
所述B段为屏蔽层翻起部分;
所述C段为屏蔽层套置贴于金属线上的部分;
所述D段为保护胶层套置贴于屏蔽层上的部分;
所述外套筒(2)具有线束通过孔(21)、内侧配合孔(22)和第一倒角(23);
所述线束通过孔(21)和所述内侧配合孔(22)同轴;
所述线束通过孔(21)形成有第一凸面(211)和第一交接面(212);
所述内侧配合孔(22)形成有第一凹面(221);
所述第一凸面(211)与所述A段接触;
所述第一交接面(212)与所述B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筒(3)具有屏蔽层孔(31)、保护层孔(32)、开口(33)和第二倒角(34);
所述屏蔽层孔(31)、保护层孔(32)和开口(33)同轴;
所述屏蔽层孔(31)形成有第二凸面(311)、第二交接面(312)和第三交接面(313);
所述保护层孔(32)形成有第二凹面(321);
所述第二凸面(311)与所述C段接触;
所述第二交接面(312)和所述第二凹面(321)分别与所述D段接触;
所述第三交接面(313)与所述B段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4)具有安装孔(41)、端面(42)和第三凸面(43);
所述外套筒(2)嵌入所述安装孔(41)内且底面与所述端面(42)持平;
所述第三凸面(43)与所述外套筒(2)外壁接触;
所述内套筒(3)的外壁拐角处垂直贴于所述外套筒(2)底面和所述端面(4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倒角(23)和所述内套筒(3)的外壁拐角处形成第一间隙(5);
所述第二倒角(34)、第一交接面(212)和所述B段的端口形成第二间隙(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446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线夹端子的PCB板
- 下一篇:一种低压大功率电机用接线端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