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4462.9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1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鹏;马俊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R4/28 | 分类号: | H01R4/28;H01R4/6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射 光栅尺 电缆线 接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该结构与电缆线配合使用,电缆线本体包括保护胶层、屏蔽层和金属线,还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壳体;所述电缆线本体剥离保护胶层漏出屏蔽层后伸入所述内套筒内;所述外套筒通过过盈配合套置在所述内套筒的外侧;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压住屏蔽层翻起部分、且使所述内套筒收紧并压住所述电缆线本体;所述外套筒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本发明采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固定和屏蔽层接壳体的接头方式、利用过盈配合原理、减少装配零件,电缆线紧固效果好,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便于后期拆卸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栅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精密计量与位移控制领域,采用光栅作为基准,因其结构简单、精度高等优点,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获取高精度最实用、最经济、最可靠的技术措施。反射式光栅尺因其结构紧凑,钢带的膨胀系数与导轨相同等原因,广泛应用于直线电机、线性模组等安装空间小的机电设备中。
在反射式光栅尺领域,电缆线的接头需要先剥离最外层的保护胶皮层漏出屏蔽层,将一般是圆筒形或者带有开口的圆筒形金属接头套到屏蔽层和保护胶皮层之间,由接头压接钳压紧后,通过螺钉固定到壳体上,在固定电缆线的同时,将屏蔽层接到壳体上;
上述方式操作复杂,装配零件多,不利于后期维修。
因此,结合现有技术中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的安装缺陷,设计一款操作简单、装配零件少、便于后期拆卸维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固定和屏蔽层接壳体的接头方式、操作简单、装配零件少、便于后期拆卸维修、且能达到与现有技术相同效果的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反射式光栅尺电缆线接头结构,该结构与电缆线配合使用,电缆线本体包括保护胶层、屏蔽层和金属线,还包括:外套筒、内套筒和壳体;
所述电缆线本体剥离保护胶层漏出屏蔽层后伸入所述内套筒内;
所述外套筒通过过盈配合套置在所述内套筒的外侧;
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压住屏蔽层翻起部分、且使所述内套筒收紧并压住所述电缆线本体;
所述外套筒通过过盈配合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电缆线本体具有A段、B段、C段和D段;
所述A段为金属线裸露部分;
所述B段为屏蔽层翻起部分;
所述C段为屏蔽层套置贴于金属线上的部分;
所述D段为保护胶层套置贴于屏蔽层上的部分。
所述外套筒具有线束通过孔、内侧配合孔和第一倒角;
所述线束通过孔和所述内侧配合孔同轴;
所述线束通过孔形成有第一凸面和第一交接面;
所述内侧配合孔形成有第一凹面;
所述第一凸面与所述A段接触;
所述第一交接面与所述B段接触。
所述内套筒具有屏蔽层孔、保护层孔、开口和第二倒角;
所述屏蔽层孔、保护层孔和开口同轴;
所述屏蔽层孔形成有第二凸面、第二交接面和第三交接面;
所述保护层孔形成有第二凹面;
所述第二凸面与所述C段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4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线夹端子的PCB板
- 下一篇:一种低压大功率电机用接线端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