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盗的图书自助借还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76004.9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28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忠;陈喜生;巫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学忠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7G1/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16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盗 图书 自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防盗的图书自助借还装置,包括上层装置、放书平台和下层装置;其中:所述上层装置用于传送与检测图书,所述放书平台用于放置图书,所述下层装置用于检测与控制装置;所述上层装置与所述下层装置通过所述放书平台建立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盗的图书自助借还装置和方法,通过对书顶、书口图像的识别,进行多本书叠放、夹放的判断,辅助于书的厚度,检测对于每次一本书的判断准确率要高于基于图书物理特征的已有方案,实现了对一本书的检测与判断,针对条码标识及磁条防盗的图书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助借还书操作,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图书处理及图书物理特征数据、图像的事先采集工作,有效防止“偷梁换柱”的盗书行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和条码识别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盗的图书自助借还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磁条因其成本低廉、易用性,是大多数图书馆现在仍广泛采用的图书防盗手段。随着全民阅读的潮流化、日常化,图书馆的图书借还量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借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一些图书馆开始由人工型借还模式转型为自助型借还模式。自助、自动的借还书方法、设备及系统目前已经有众多方案。评价一个图书自助借还方案优劣的核心,是在支撑自动借还图书的同时,能有效防止各类盗书行为。
图书自动借阅系统(CN200520076930.1)提供一个自动借阅平台;在自动借阅平台表面设置有验卡口和条形码扫描口,在扫描口下部设置扫描器;在自动借阅平台表面还设置有消磁区,在消磁区下方设置有消磁器,在自动借阅平台上还设置有核对检测装置和电脑控制系统,所述核对检测装置为称重器、测厚器或称重器和测厚器的组合,电脑控制系统与扫描器、消磁器和核对检测装置连接。该方案实现了对图书借阅无人监控,降低了图书借阅管理成本。
图书馆自助借还书设备(CN200720066929.X)包括一个外壳和内部装置,内部装置包括有控制模块,包括计算机主板和载有相关程序的芯片板;存储模块,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输入模块,包括条码扫描装置、IC卡读卡装置、图像采集设备、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光电开关;输出模块,包括打印装置;显示模块,包括视频适配器和触摸屏/液晶显示器;充消磁模块,包括控制板和充消磁线圈;增补功能模块,包括并口、串口和USB接口等外设接口;该方案具有视频多书侦测功能、防抽换书籍功能和视频书籍特征识别功能,通过上述设备,读者可实现自助式的借还书。
因为条码的非常容易的可复制性,基于条码标识及磁条防盗的图书的自助借阅方式存在严重的“偷梁换柱”式的防盗漏洞。例如复制了图书A的条码,将其覆盖在同样厚度、版式的图书B上,通过基于条码识别的自助借阅消磁装置,图书B将能被顺利消磁;再用图书A原书进行还书操作,在整个借还书过程中,只记录着图书A的借还过程,但却能成功的把图书B“无记录”的消磁并盗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借图书时容易被盗取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防盗的图书自助借还装置和方法。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防盗的图书自助借还装置,包括上层装置、放书平台和下层装置;其中:所述上层装置用于传送与检测图书,所述放书平台用于放置图书,所述下层装置用于检测与控制装置;所述上层装置与所述下层装置通过所述放书平台建立连接。
上述方案中,上层装置用于传送与检测图书,放书平台用于放置图书,下层装置用于检测图书与控制整个装置,通过对图书进行图像采集,实现对图书的自动检测识别,达到防止“偷梁换柱”式的盗书行为。
优选的,所述上层装置包括书仓、磁通量检测装置、处理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和交互装置;其中:
所述书仓设置在所述上层装置中心且紧贴所述上层装置前部的位置;
所述的磁检测装置和处理装置设置在书仓左侧面的外部,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加消磁线圈和加消磁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学忠,未经张学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76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