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称重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1531.9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姚飞;王平;刘坤雷;郝杰鹏;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3 | 分类号: | G01G19/03;E01F11/00 |
代理公司: | 11240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称重传感器 称重装置 梁式结构 安装结构 称重组件 承载结构 称重信号 方案解决 接触层 底端 底面 路基 施工 | ||
1.一种用于车辆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包括子称重组件,所述子称重组件包括:
承载结构(10),所述承载结构(10)包括梁式结构(101)和与所述梁式结构(101)连接的接触层(102);
称重传感器(20),位于所述梁式结构(101)的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20)用于产生称重信号;所述称重传感器(20)的顶端与所述梁式结构(101)的底面固定连接;
安装结构(30),与所述称重传感器(2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结构(30)用于将所述称重传感器(20)固定在路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称重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0),多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0)间隔设置在所述梁式结构(101)的远离所述接触层(102)的表面;或者,所述子称重组件包括多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0)和与多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0)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所述安装结构(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20)为桥式称重传感器、柱式称重传感器、轮辐式称重传感器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包括多个所述子称重组件,多个所述子称重组件的端面拼接布置在预备安装路面的安装基坑内,所述称重装置的长度方向与车辆的行驶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称重组件还包括隔离层(201),所述承载结构(10)和所述称重传感器(20)装配形成的模块的底面设置有所述隔离层(201),所述隔离层(201)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安装结构(30)的避让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式结构(101)为槽钢、方钢管、工字钢、焊接钢梁中的一种;或者,所述接触层(102)为混凝土、灌浆料、粘结剂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30)包括:
安装板(301),与所述称重传感器(20)固定连接;
固定钢筋(302),设置在所述安装板(301)的远离所述称重传感器(2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称重组件的长度尺寸为大于等于90cm且小于等于380cm;或者,所述子称重组件的宽度尺寸为大于等于5cm且小于等于30cm;或者,所述子称重组件的长度尺寸为大于等于90cm且小于等于380cm,且所述子称重组件的宽度尺寸为大于等于5cm且小于等于30cm。
9.一种称重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称重装置进行施工,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预定的安装路面设置安装基坑;
S2:利用所述安装结构(30)将所述称重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基坑中;
S3:向所述安装基坑内浇灌流质固化物,使所述流质固化物在所述安装基坑内流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在所述安装基坑中设置钢筋网(40);
S22:将所述称重装置放置在所述安装基坑中,并使得所述称重装置的所述接触层(102)的上表面与所述安装路面平齐设置;
S23:将所述安装结构(30)与所述钢筋网(40)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之前,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步骤S31:在所述子称重组件的侧面和底面设置隔离层(201)。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质固化物为混凝土、环氧树脂和灌浆料中的一种;或者,隔离层(201)为橡胶、泡沫板和EVE泡棉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15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