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陈皮普洱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2297.1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2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崔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珺;娜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河南大象律师事务所 41129 | 代理人: | 尹周 |
地址: | 666200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酵制 陈皮普洱茶 氧环境 陈皮 发酵 毛料 晒干 制备 下水 茶鲜叶 茶丝 封箱 解块 霉变 揉捻 杀青 摊凉 制皮 腐烂 日照 采摘 茶叶 果实 成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陈皮普洱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成熟枝柑果实制皮晒干,得到陈皮封箱待用;选取茶鲜叶采摘回后进行摊凉、杀青、揉捻,日照晒干,得到毛料待用;将所述毛料在离地3‑5米处高负氧环境下发酵,并仅在发酵开始时下水一次;将所述陈皮与茶一起发酵;将酵制后的茶制成茶丹,并将该茶丹包裹于酵制后的陈皮中,在高负氧环境下阳光慢晒2‑9天进行自然酵干,制得陈皮普洱茶成品。本发明整个酵制过程均是高负氧环境下进行并且堆酵制时仅一次下水,通过解块降温,茶叶在酵制过程中茶丝不易腐烂和霉变,所以无小白虫,制的茶口感纯正、汤色透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陈皮普洱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采用特定的后发酵工艺而形成滋味醇厚、汤色红褐色、陈香显著、叶底红褐的特殊茶类,也称为普洱熟茶(未经发酵的称为普洱生茶),具有消食去腻、减肥降脂降血压、抗癌、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普洱茶本身含有脂肪分解的脂肪酶,这种脂肪酶对于脂肪的分解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很多正在减肚子的人们可以起到脂肪的消化和消耗作用,而且,普洱茶还可以养颜护胃。
但,现在普洱茶发酵工艺多采用数吨、数十吨的“渥堆”方法“,这种发酵方法对制茶有发酵有利因素外还伴随着有对制茶不利的发霉因素,为此现有普洱茶制备过程中还经过静电方法处理,由于“渥堆”方法制得普洱茶现有工艺在形成普洱茶成品时已经有腐烂和霉变的茶丝混入即便是静电方法处理后,当普洱茶陈放时,其内腐烂和霉变的茶丝随着时间增长仍然会滋生出小白虫,在茶水上面形成漂浮物,饮用该茶时影响人们健康。其次,现有熟茶经过错误的渥堆,每次解块升温都要下水降温捂堆,致使渥堆茶叶的总下水率都高达100%左右后,叶腐败率过高,导致茶叶腐烂后结成了死疙瘩(俗称老茶头)。由于上述现有制茶工艺中多次过度下水和“渥堆”发酵方法的导致茶叶腐烂和霉变,使现有的普洱茶制品“茶多酚”含量降低仅剩有7%左右,新发酵出来的熟茶并伴有类似鱼腥臭的堆味,长时间陈放后茶色才能透亮、口感偏淡。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研究认为有必要对现有普洱茶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陈皮普洱茶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成熟枝柑果实,挑选果皮完好的果实,清洗干净后剥开果皮,去除果肉,再将果皮晒干,得到陈皮封箱待用;
S2:选取茶鲜叶采摘回后摊凉3-5个小时,等待鲜叶里的水分丢失30-40%时,进行杀青、揉捻,日照晒干,得到毛料待用;
S3:将所述毛料在离地3-5米处高负氧环境下,一次性下水其茶水重量比率按45%-50%均匀渗透放入容器中中待用;
S4:在S3中均匀渗水后的茶中放入S1中制得的陈皮,重量比为率为20%-30%。
S5:将S4中陈皮和茶一起进行发酵,全程发酵2-4周,将温度计插入茶堆内,发酵温度需要在40-65℃进行,温度高于60℃解块降温,解块降温后继续发酵;
S6:在S5中解块降温时取出发酵变软的酵制后的陈皮待用;
S7:将酵制后的茶制成茶丹,并将该茶丹包裹于酵制后的陈皮中,在高负氧环境下阳光慢晒2-9天进行自然酵干,制得陈皮普洱茶成品。
优先的,在S6中发酵变软的陈皮同茶发酵时间为6-19天。
优先的,在S5中陈皮和茶发酵采用分层发酵、掺和均匀后发酵的一种或其两种方式的结合。
优先的,所述酵制过程在滇南雨林高海拔的古茶山上进行山酵。
优先的,所述解块降温、制作茶丹以及陈皮包裹茶丹均手工进行。
优先的,所述陈皮为广州新会成熟枝柑果实皮。
一种红汤老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珺;娜约,未经崔珺;娜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2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莲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桑叶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