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EGR率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3736.0 | 申请日: | 201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冲有;覃星念;杨仕明;余超;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21/08 | 分类号: | F02D21/08;F02M26/30;F02M26/47;F02M26/51;G01M15/04 |
代理公司: | 45121 南宁曙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方圆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废气压力 质量流量 取压口 测量 废气再循环系统 发动机废气 废气再循环 闭环控制 差值计算 冷却废气 实时调整 稳定废气 一致性好 初始化 进气量 排放 污染物 重复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量EGR率的废气再循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接入发动机废气,初始化EGR率目标值;步骤2:获取废气温度,将冷却废气到250℃以下;步骤3:获取管路内废气压力,稳定废气流量;步骤4:获取管路内取压口之间的压差值;步骤5:根据废气温度、管路内废气压力以及管路内取压口之间的压差值计算EGR质量流量;步骤6:根据EGR质量流量,调整废气进气量,重复步骤6直到满足EGR率目标值为止;本发明提供的测量EGR率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方法,通过闭环控制能够实时调整EGR流量,达到目标EGR率,排放一致性好,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EGR废气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量EGR率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EGR系统不带EGR废气流量测量装置,只通过EGR阀的开度大小来控制和计算EGR率。通过EGR阀开度大小来控制和计算EGR率的方法用于国5一下排放法规要求的机型,只通过EGR阀开度来控制EGR率属于开环控制,排放升级到国6以后,对排放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及碳烟颗粒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提出更高的要求,开环控制的控制精度无法满足要求,开环控制的情况下排放达不到国6法规要求,对于国6排放机型的EGR系统需要增加可以测量EGR率的测量设备对EGR率进行闭环控制。
如公开号为CN101526048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EGR率的废气高效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及EGR阀,其创新点为:该系统包括一个前置冷却器,用于冷却从排气系统引入的高温大流量废气;一个后置冷却器,用于冷却从前置冷却器引入的经过前置冷却器冷却过的循环废气;EGR阀串连安装于前置冷却器和后置冷却器之间,用于调节废气流量。
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EGR率再循环系统设计的核心主要在于控制废气温度,无法稳定废气流量以及对EGR率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的测量EGR率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稳定废气流量以及控制EGR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EGR率的废气再循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接入发动机废气,初始化EGR率目标值;
步骤2:获取废气温度,将冷却废气到250℃以下;
步骤3:获取管路内废气压力,稳定废气流量;
步骤4:获取管路内取压口之间的压差值;
步骤5:根据废气温度、管路内废气压力以及管路内取压口之间的压差值计算EGR质量流量;
步骤6:根据EGR质量流量,调整废气进气量,重复步骤6直到满足EGR率目标值为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测量EGR率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
EGR阀,所述EGR阀与发动机排气管相连接,用于接入发动机废气;
EGR冷却器,所述EGR冷却器的入口端与EGR阀相连接,用于将冷却废气到250℃以下;
差压发生装置,所述差压发生装置的进气端与EGR冷却器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差压发生装置的出气端还与发动机进气接管相连接,用于稳定废气流量;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在EGR冷却器的出口端,用于获取废气温度;
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布置在EGR冷却器的出口端或者差压发生装置的出气端,用于获取管路内废气压力;
压差传感器,所述压差传感器布置在差压发生装置上,用于获取管路内取压口之间的压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3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