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粪便中血吸虫DNA提取方法及其快速鉴定LF-RPA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83777.X 申请日: 2019-09-19
公开(公告)号: CN110499311A 公开(公告)日: 2019-11-26
发明(设计)人: 朱传刚;纪荣毅;沈元曦;周志平;冒丽;刘冀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尼沃诺斯(苏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10 分类号: C12N15/10;C12Q1/6806;C12Q1/6804;C12Q1/688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血吸虫 诊断 寄生虫虫卵 曼氏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 基层单位 检测结果 快速鉴定 感染 吸虫 粪便 防治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粪便中血吸虫DNA提取方法及其快速鉴定LF‑RPA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通过提取寄生虫虫卵DNA进行诊断,检测结果可以被未经任何训练的非专业人员肉眼所识别,有利于基层单位或边远区落后地方的推广使用,建立起来的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且能够区分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东毕血吸虫,对于低强度感染的诊断具备优势,对于防治血吸虫等吸虫的感染具有重大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寄生虫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粪便中提取血吸虫DNA的方法,并针对获得的DNA进行快速鉴定的LF-RPA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血吸虫病是人类最古老的的寄生虫病之一,近年来在控制血吸虫病方面的进展依然缓慢。血吸虫病传统的诊断法包括病原学诊断法和免疫学诊断法。病原学诊断法,如粪检法,毛蚴孵化法等,病原检查检出率低,感染往往需要到达一定使其才能从粪便中孵化出毛蚴或收集到虫卵,且较低度的感染往往很难检查出来,具有较高的漏检率,一个检测耗时4-5h,耗时较长,相对不敏感,不能满足我国低流行区的要求。免疫学诊断法如IHA,ELISA法,也是常用的诊断方法,利用抗原抗体高效特异性的结合,从而检测分析样品中的目标物质,其中的目标物质可以是抗原,抗体,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以对他们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灵敏度较病原学诊断较高,减少了一定的漏检率,相对病原学法简便且快速,具有特异性高,灵敏性强,反应迅速,操作简单的等优点,但是其一般难以区分治疗前后,治疗后动物体内抗体水平依旧居高不下,以IHA法和ELISA检测,容易反复诊断阳性导致重复治疗,且和其他寄生虫诊断具有较高的交叉反应性。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相继被科研工作者开发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基于特定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的扩增,目前血吸虫病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已经相对研究透彻,能从多种多样的样本如,血清,粪便,虫体等检测血吸虫的DNA,虽然研究表明他们是灵敏且可靠的,但是,由于仪器设备和PCR所需环境要求较高等原因,这些PCR技术仅限于实验室,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灵敏的,特异性高的,使用方便快速的现场诊断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结合LF-RPA技术,建立从粪便抽提DNA进行的寄生虫病诊断,设置虫卵DNA为对照,对比两种来源的模板DNA进行的LF-RPA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差异,建立以粪便抽提的DNA为模板的LF-RPA检测技术。

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粪便中抽提血吸虫DNA的方法,所述方法为:

(1)取感染血吸虫的动物粪便置于小烧杯中,加入RO水,玻璃棒搅拌均匀。

(2)用100目和180目铜筛网过滤,反复冲洗后收集180目铜筛网上的粪便于量杯中,注满生理盐水,室温下静置,弃上清,取沉淀涂片计数虫卵。

(3)将沉淀转移至小研钵中,倒入少量液氮冷冻,待液氮挥发完以后,进行研磨,反复倒入液氮冷冻研磨,如此反复三次;将研磨后显微镜下观察有无完整虫卵,如有继续研磨。

(4)将研磨后粉末仔细刮入1.5mlEP管中,加蛋白酶K,混匀将研磨后粉末仔细刮入1.5mlEP管中,加蛋白酶K,混匀。

(5)加入缓冲液GB,充分颠倒混匀,70℃放置。

(6)加入无水乙醇,充分震荡颠倒混匀,此时会出现絮状沉淀,瞬离取出管盖内壁水珠。

(7)将上述液体和絮状物转移至吸附柱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离心,倒掉废液,将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

(8)向吸附柱加入漂洗液PW,离心,倒掉废液,将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重复此步骤两次。

(9)将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离心,倒掉废液,将吸附柱置于室温放置,彻底晾干吸附材料中残余的漂洗液。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尼沃诺斯(苏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尼沃诺斯(苏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37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