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纳米介孔滤料的生物滤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4286.7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廖志南;廖明和;陈根长;龙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清(厦门)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35218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翔***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池 筒体 滤料 滤料区 原水 回流管道 净化效率 纳米介孔 架空区 支撑架 错开 菌群 出水结构 多孔结构 间隙形成 内部填充 生物滤池 一段距离 滤料层 堆叠 母液 下端 滞留 体内 成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纳米介孔滤料的生物滤池,包括滤池筒体,滤池筒体为下端进水上端出水结构,滤池筒体内设有一个能在滤池筒体底部形成架空区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上堆叠有若干层内部填充纳米介孔滤料的袋装滤料以形成具有密集的多孔结构的滤料区,滤料区中袋装滤料排与排之间间隔一段距离且层与层之间错开,且滤池筒体上设有一个回流管道。本发明中通过回流管道能使带有成熟菌群的原水母液部分回流到滤池筒体底部内架空区中去,提高了该滤池筒体菌群的数量进而能提高原水的净化效率,且袋装滤料层与层之间错开,使得滤料区各袋装滤料之间的间隙形成的供原水流过的路径变长,能增加原水在滤料区中的滞留时间,进而能进一步提高净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纳米介孔滤料的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中国文献CN107673365A(申请日:2017年10月30日)公开了一种生产改性沸石的波裂解方法,其特征是:高频波发生器产生的振动信号传给换能振子,由换能振子把电能转换成信号要求的振动波能,振动波在改性剂水溶液的弹性传播介质中产生空化效应和空化气泡,空化气泡闭合时产生相当1000个以上大气压的瞬时冲击,反复多次的冲击使天然沸石孔道中的杂质排出,保持沸石格架不变,经洗净、烘烤,除去沸石中的阴离子和沸石水,制成改性沸石。为了制造出更高质量的滤料,可选用阳离子交换容量高,比表面积大,总孔体积大,平均孔径适当的矿石作为原料,并通过高频波在水溶液中的机械力、静电力、空化作用、自由基作用进行波裂解,再经高温处理制成高质量的滤料,使其离子交换能力、总孔体积、平均孔径都有进一步提高。
由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中氨氮以百倍千倍速度上升,导致生态持续恶化,人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控制,在处理效果上,生化法较有优势,目前以此衍生出的较好的方法是BAF工艺(生物滤池),使微生物附着在生物滤池内具有纳米介孔的滤料上,微生物能在滤料上集中和繁殖形成纤毛状的生物膜,生物膜能直接将氨氮转化为氮气和水实现污水脱氮、除磷净化。经上述波裂解方法制成的沸石是一种会产生“沸腾”现象的天然硅铝酸盐矿石,可作为上述的具有纳米介孔的滤料。其晶体结构是硅(铝)氧四面体连成的三维格架,格架中有大小不等的空穴和孔道。在处理污水时,滤料中无数的纳米级孔道能物理吸附氨氮、重金属、COD微粒,还能首选吸附NH4-N,形成C/N比很低的高浓度氨氮区,完成短程反硝化的理想基质环境,微生物能附着在滤料上并集中繁殖,形成多层次的维生物膜,滤料吸附的污物就会通过短程反硝化不断的被消化,同时滤料的吸附和离子交换功能反复和持续的发挥作用,使滤料不断自行活化,以便长期发挥作用,无需更换和频繁维护滤料,大大降低处理成本。但现有技术的生物滤池的滤池筒体内培养成熟的菌群容易从滤池筒体的出水口被排走,造成净化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介孔滤料的生物滤池,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技术的生物滤池的滤池筒体内培养成熟的菌群容易从滤池筒体的出水口被排走,造成净化效果下降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纳米介孔滤料的生物滤池,包括滤池筒体,滤池筒体下部开设有一个能供水流入的进水口且上部开设有一个能供水流出的出水口以形成下端进水上端出水结构,滤池筒体下部还开设有能与增氧机相连接的进气口,滤池筒体内设有一个能在滤池筒体底部形成架空区的支撑架,支撑架的支撑高度高于进气口,在支撑架上堆叠有若干层内部填充纳米介孔滤料的袋装滤料以形成具有密集的多孔结构的滤料区,在滤料区中能培养菌群,滤料区中每一层袋装滤料均由若干排平行布置的袋装滤料组成,排与排之间间隔一段距离且层与层之间错开,待处理的原水通过进水口能进入到滤池筒体内并先后经过架空区与滤料区而被菌群净化,且滤池筒体上设有一个能使该滤池筒体内流出的含有成熟菌群的原水母液部分回流到该滤池筒体底部内架空区中的回流管道以提高净化效率。
进一步,所述基于纳米介孔滤料的生物滤池包括多个滤池筒体,多个滤池筒体相连通形成多级串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清(厦门)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特清(厦门)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2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