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冶金行业粉尘治理的两级旋风除尘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84578.0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24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毛衍钦;蒲文灏;陈恺祺;宋张扬;兰炳松;林长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32237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分离器 流式 逆流式 旋风管 除尘装置 排出 旋风除尘装置 冶金行业 第二轴 排灰口 旋风子 一级轴 引风机 轴流式 粉尘 抽吸作用 除尘过程 除尘性能 二次净化 粉尘出口 粉尘治理 颗粒分离 空气出口 离心力场 气流旋转 一级旋风 由前向后 第一轴 高含尘 集尘管 集尘室 排气管 管径 两级 滤棉 内置 过滤 诱导 返回 净化 携带 进口 | ||
1.一种用于冶金行业粉尘治理的两级旋风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除尘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中轴线的逆流式旋风分离器(3)和引风机(4),引风机(4)位于逆流式旋风分离器(3)上方;逆流式旋风分离器(3)设有进口(3-1)、出口(3-3)和排灰口(3-2);
该除尘装置还包括轴流式旋风分离器,轴流式旋风分离器由若干第一轴流式旋风管(2-1) 和第二轴流式旋风管(6)组成;
上述逆流式旋风分离器(3)的外侧套有一组集尘室排灰筒(11-4);上述第一轴流式旋风管(2-1)采用内外两层圆形阵列方式均匀布置于上述排灰筒(11-4)外围;单个第一轴流旋风分离器(2)由旋风子(2-1)、外筒(2-2)、排气管(2-3)组成;
该两级旋风除尘装置的壳体与排灰筒(11-4)以及全部第一轴流式旋风管(2-1)的排气管(2-3)之间的间隙组成集尘室(11);上述排灰筒(11-4)均匀设置排灰口(11-2),其中第一轴流式旋风管(2-1)的集尘室排灰口与逆流式旋风分离器(3)的进口(3-1)相连;逆流式旋风分离器(3)的出口(3-3)与引风机(4)相连;
上述第二轴流式旋风管(6)由与第一轴流式旋风管(2)结构相同的旋风子、外筒、排气管和集尘室组成,但第二轴流式旋风管的尺寸较第一级尺寸减小,并且单个第二轴流式旋风管(6)安装于单个第一轴流式旋风管(2)的排气管内;
该两级旋风除尘装置的壳体壁设置有粉尘出口(8) 和气体出口(10) ,气体出口(10)处安装过滤棉(9);
上述第二轴流式旋风管(6)的集尘室排灰口和逆流式旋风分离器的排灰口(3-2)通过集尘管(7)一起与粉尘出口(8)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冶金行业粉尘治理的两级旋风除尘装置的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轴流式旋风分离器的第一轴流式旋风管(2)通过旋风子(2-1)诱导气流旋转产生离心力,颗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壁面移动,携带大量高含尘颗粒的气流通过外筒(2-2)与排气管(2-3)的间隙进入集尘室(11),由集尘室间隙(11-1)收集,通过集尘室排灰口(11-2),经由逆流式旋风分离器进口(3-1)进入逆流式旋风分离器(3);
逆流式旋风分离器(3) 其内部产生的旋转离心力将气流中大量的粉尘分离出来;分离后的粉尘在逆流式旋风分离器排灰口(3-2)处形成料封并从该排灰口排出,净化后的空气含有少量粉尘,在引风机(4)的抽吸作用下返送到轴流式旋风分离器的进口;第一轴流式旋风管(2)的排气管(2-3)进口处仍含有一部分未被分离的粉尘,排气管(2-3)内置的第二轴流式旋风管(6)由于旋风管的管径小于第一轴流式旋风管(2)获得更强的离心力场,有效分离上一级逃逸出来的细小粉尘;
上述除尘过程产生的灰尘从第二轴流式旋风管(6) 的集尘室排灰口(11-2)及逆流式旋风分离器(3)的排灰口(3-2)进入集尘管(7),并从该装置的粉尘出口(8)排出;空气经过滤棉过滤后,从装置的空气出口(10)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457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