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辆充换电站及充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88241.7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97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文险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L53/30;B60L53/31;B60S5/06;B60L5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徐小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车辆 电站 充电 方法 | ||
1.一种电动车辆充换电站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电动车辆充换电站包括多个充电桩,每个充电桩包括本体、充电接口、触摸屏、工作状态指示灯,充电电路、控制器;
所述充电电路设置在本体内部,用于将输入电源转换为适合充电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
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本体外部,用于与电动车辆建立连接,以将充电电路输出的电压、电流提供至电动车辆,并实现与充电桩的通信;
所述触摸屏设置在本体外表面,以实现用户与所述充电站的交互;
所述工作状态指示灯设置在本体外表面,用于指示充电桩的工作状态;
所述充电桩经由触摸屏接收用户的充电期望,并从电动车辆接收充电初始化参数;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本体内部,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期望计算第一充电电流,根据所述充电初始化参数计算第二充电电流,通过将第一充电电流与第二充电电流进行比较来获取最佳充电电流,并采用所述最佳充电电流实现对电动车辆的动力电池的充电;
包含如下步骤:
S1判断电动车辆是否可靠连接至充电桩,若是,进入步骤S2,若否,进入步骤S3;
S2点亮绿色指示灯,充电桩从电动车辆侧接收充电初始化参数,进入步骤S4,所述充电初始化参数包括:电动车辆动力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最高充电电流,额定容量,初始荷电状态,初始累计充电量;
S3点亮红色指示灯,在触摸屏上显示“电动车辆未连接到充电桩”,转入步骤S1;
S4经由充电桩的触摸屏接收用户设定参数,用户设定参数包括:期望充电时间,期望荷电状态;
S5根据当前荷电状态、期望充电时间、期望荷电状态计算第一充电电流;
S6根据初始累计充电量计算第二充电电流;
S7比较第一充电电流和第二充电电流的大小,当第一充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二充电电流时,进入步骤S8,当第一充电电流大于第二充电电流时,进入步骤S10;
S8选择第一充电电流作为最佳充电电流,进入步骤S9;
S9比较最佳充电电流与最高充电电流的大小,当最佳充电电流小于等于最高充电电流时,在触摸屏上显示“充电需求可以满足,是否开始充电?”,进入步骤S11;
S10在触摸屏上显示“充电需求无法满足,请重新输入充电预期”,同时在触摸屏上给出建议的充电预期参数,进入步骤S4;
S11检测触摸屏输入,当用户选择“是”时,以最佳充电电流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
S12实时计算电动车俩的充电量,将充电量与初始充电量相加获得累计充电量,根据累计充电量计算第三充电电流;
S13比较当前充电电流与第三充电电流的大小,当当前充电电流小于等于第三充电电流时,继续采用当前充电电流对电动车辆进行充电,进入步骤S14;当当前充电电流大于第三充电电流时,采用第三充电电流作为最佳充电电流进行充电;
S14检测触摸屏是否输入充电停止信号,若是,转入步骤S16,若否,进入步骤S15;
S15检测电动车辆动力电池是否充满,当动力电池已充满时,进入步骤S16,否则,转入步骤S12;
S16停止对电动车辆的充电,在触摸屏上输出总充电时间、充电所需费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换电站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货车和电动自行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充换电站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换电装置,换电装置中设置有电动汽车、电动货车和电动自行车三种类别的通用化标准化动力电池,换电装置能够对电动车辆中更换下来的通用化标准化动力电池充电、保养和回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车辆充换电站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装置包括充电模块,对于更换下来的通用化标准化动力电池,充电模块根据其累计充电量选择充电电流以对更换下来的通用化标准化动力电池进行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充换电站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种类别的通用化标准化动力电池是不同类别的电动车辆根据其实际功率消耗制定出的该类电动车辆的通用化标准化动力电池,通用化标准化电池可以为多组且可依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文险,未经杨文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882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装式纯电动客车充电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一车双充的充电桩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