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推进剂气孔去除钻台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2623.7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86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龙杰才;李锡文;李聚昆;王灿;郑荣耀;吴震;夏同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35/00;B23B47/14;B23B47/06;B23Q1/25 |
代理公司: | 42201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李智;张彩锦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移组件 升降组件 钻孔组件 导轨 回转平台 滑台 待加工件 滑座 丝杠 固体火箭推进剂 螺母 钻台 固体推进剂 活动安装 机床床身 螺母固定 内部缺陷 气孔去除 配套的 去除 机床 对准 垂直 修复 配合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固体火箭推进剂内部缺陷修复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固体推进剂气孔去除钻台装置及方法,其包括机床床身、平移组件、升降组件、滑座、钻孔组件和回转平台,其中,平移组件和升降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丝杠、滑台和导轨,丝杠上设有与其配套的螺母,滑台活动安装在导轨上,并与螺母固定连接;平移组件和升降组件的滑台均固定在滑座上,平移组件的导轨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升降组件的导轨与平移组件的导轨垂直;钻孔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的滑台上,回转平台位于钻孔组件下方。通过平移组件、升降组件和回转平台的配合进行钻孔组件与待加工件的对准,进而通过钻孔组件完成待加工件内气孔的去除,精度高且安全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火箭推进剂内部缺陷修复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固体推进剂气孔去除钻台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火箭推进剂的成品质量决定了推进剂的推进效果。在完成发动机的浇注、固化工艺后需要对发动机内部的推进剂的浇注、固化效果进行检测,以确定推进剂内部是否存在气孔并定位气孔的位置。发动机推进剂内部气孔的存在,不仅会降低产品质量,影响推进效果,甚至还会导致燃烧不均匀,局部燃烧剧烈而引发爆炸事故。因此,推进剂内部气孔的检测与去除工艺不可缺少。
目前国内一些企业采用了工业CT设备对推进剂内部气孔进行检测和定位,然后通过人工钻孔的方式将推进剂内部的气孔钻通并采用人工填料的方式完成推进剂内部气孔的二次填料。但是人工钻孔方式难以精确地定位并钻通推进剂内部的气孔,同时也无法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固体推进剂领域中,亟需一种自动的、精确的、安全的气孔去除钻台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推进剂气孔去除钻台装置及方法,其通过平移组件、升降组件和回转平台的配合进行钻孔组件与待加工件的对准,进而通过钻孔组件精准完成待加工件内气孔的去除,自动化、高效地解决目前人工钻孔方式存在的精度低、安全性无法保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固体推进剂气孔去除钻台装置,包括机床床身、平移组件、升降组件、滑座、钻孔组件和回转平台,其中:
所述平移组件和升降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丝杠、滑台和导轨,其中,所述丝杠上设有与其配套的螺母,所述滑台活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并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平移组件和升降组件的滑台均固定在滑座上;所述平移组件用于调整所述钻孔组件的径向位置,其导轨固定在所述机床床身上;所述升降组件用于调整所述钻孔组件的轴向位置,其导轨与平移组件的导轨垂直;
所述钻孔组件安装在所述升降组件的导轨下端,用于钻通待加工件内的气孔;所述回转平台位于所述钻孔组件下方,用于固定待加工件及调整待加工件的角度。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钻孔组件包括钻头驱动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钻头,所述钻头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同时与所述钻头相连;钻孔时,所述钻头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该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进而带动钻头转动,从而完成钻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回转平台包括工作平台和回转底座,所述工作平台用于固定待加工件,其放置在所述回转底座上,且其上连接有回转伺服电机,工作时,所述回转伺服电机驱动工作平台转动,从而带动工作平台上的待加工件转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为锥齿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平移组件的导轨长度为300mm~500mm,所述升降组件的导轨长度为480mm~680mm。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该装置适用于去除的气孔直径为5mm~50mm。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固体推进剂气孔去除方法,其采用上述装置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26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工位的手表壳加工装置
- 下一篇:长条板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