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传动系统悬置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6730.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6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M·斯普令;M·D·G·沈尼;D·麦肯斯斗克;M·萨瓦兹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0K17/06;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传动系统 悬置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动力传动系统悬置组件。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悬置组件。该组件包括被配置为联接到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部件的第一支架;被配置为联接到机动车辆的支撑框架构件的第二支架,其中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可联接在一起,以将动力传动系统部件安装在机动车辆的支撑框架构件上;和系绳,其中系绳的第一端被联接到第一支架,并且系绳的第二端可联接到第二支架或支撑框架构件,并且其中系绳被配置为以在碰撞期间限制动力传动系统部件和支撑框架构件的相对运动。还提供了一种制造动力传动系统悬置组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悬置(mount)组件,并且尤其但不排他地涉及被配置为减少碰撞期间的冲击侵入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悬置组件。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通常通过相应的动力传动系统悬置被联接到车辆的一个或多个支撑框架构件。动力传动系统悬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被配置为在机动车辆的碰撞期间失效,使得动力传动系统在悬置处与支撑框架分离并且在碰撞期间以期望的方式移位。
参考图1a,机动车辆2包括动力传动系统4和支撑结构组件6。支撑结构组件6包括支撑横梁8和悬置10。动力传动系统4的部件4a通过悬置10被联接到支撑横梁8。悬置10包括联接到动力传动系统部件4a的第一支架10a和联接到支撑横梁8的第二支架10b。悬置的第一支架10a和第二支架10b被配置为使得:在机动车辆2的正常操作期间,负载通过发动机悬置10从动力传动系统4传递到支撑横梁8。
支撑横梁8形成机动车辆2的碰撞结构的一部分,并且如图1b所示,被配置为在机动车辆的碰撞期间变形和屈曲,以便于消散来自碰撞的能量。当支撑横梁8屈曲时,可以在将足够的载荷施加到第一支架10a以将第一支架与动力传动系统部件4a分离之前将悬置10的第二支架10b拉离第一支架10a。
在机动车辆2的一些布置中,诸如制动主伺服器12的辅助部件可以被设置成邻近或靠近动力传动系统部件4a。制动主伺服器12和动力传动系统部件4a可以被配置为使得当动力传动系统部件4a在车辆2的碰撞期间移位时,动力传动系统部件4a移动经过制动主伺服器12而不与制动主伺服器12发生碰撞。然而,如图1b所示,如果在碰撞期间悬置10的第一支架10a保持联接到动力传动系统部件4a,则第一支架10a可能与制动主伺服器12碰撞,从而导致制动主伺服器12偏转并使车辆的仪表板14变形,从而侵入机动车辆的驾驶室。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悬置组件,该组件包括:
第一支架,其被配置为联接到机动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部件;
第二支架,其被配置为联接到机动车辆的支撑框架构件,其中第一和第二支架可联接在一起,以将动力传动系统部件安装在机动车辆的支撑框架构件上;和
系绳(tether),其中系绳的第一端被联接到第一支架,并且系绳的第二端可联接到第二支架或支撑框架构件,并且其中系绳被配置为限制动力传动系统部件和支撑框架构件在碰撞期间的相对运动,例如,通过限制第一和第二支架的相对运动。
第一支架可包括孔,该孔被配置为接收紧固件用于将第一支架联接到动力传动系统部件。系绳可以在孔处联接到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可以被配置为使用一个或多个紧固件联接到动力传动系统部件。系绳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紧固件之一联接到第一支架,用于将第一支架联接到动力传动系统部件。例如,系绳可以例如在系绳的第一端处包括孔眼,该孔眼被配置为接收紧固件用于将支架联接到动力传动系统部件。
第一支架可包括被配置为联接到动力传动系统部件的联接部分和当第一和第二支架被联接在一起时布置在第二支架的与联接部分相反的侧上的相反部分。系绳的第一端可以被联接到第一支架的相反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67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