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视UV减粘程度的工艺过程膜生产方法及其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97808.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4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孙攀;王健;牛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24;C09J7/38 |
代理公司: | 31208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敏胶层 基材 减粘 工艺过程 剥离力 电晕处理 光敏颜料 光学薄膜 能量损失 吸收波长 颜色变化 保护膜 光敏剂 离型面 离型膜 膜生产 无色 电晕 覆合 改性 减小 降粘 胶层 可视 良率 熟化 涂覆 节约 保证 | ||
1.一种可视UV减粘程度的工艺过程膜生产方法,工艺过程膜包括:基材(1)、压敏胶层(2)和离型膜(3),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1)为厚度10-100μm的无色或白色的PET、PO、PVC或CPP光学薄膜,所述基材的一面经过电晕处理,在室温或40-60℃高温下放置不少于3天,至电晕面表面张力≥48dyn,以便电晕产生的臭氧分解,防止对后段生产产生影响;
所述压敏胶层(2)为UV降粘胶层,其中所述压敏胶层(2)中含有吸收波长为200nm-400nm光敏颜料作为改性光敏剂,添加量为所述压敏胶层(2)质量的0.1-1%,UV前剥离力为500—4000g/25mm,UV后的剥离力为0—100g/25mm,所述压敏胶层(2)涂覆于基材(1)电晕面上并与离型膜(3)的离型面进行覆合;
所述压敏胶层(2)与离型膜的离型面进行覆合,并进行熟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UV减粘程度的工艺过程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敏胶层(2)的厚度为3-30u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UV减粘程度的工艺过程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3)为厚度25—150μm的PET离型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UV减粘程度的工艺过程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熟化时间为3—10天,放置环境为室温或40-60℃高温,待剥离力稳定后,即熟化完成。
5.一种可视UV减粘程度的工艺过程膜,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生产方法制备得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珅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78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