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车内新风自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98234.5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6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武绍根;邓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绍根;深圳云睿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32 | 分类号: | B01D53/32;B01D46/10;B01D46/00;A61L9/22;A61L9/16;B60H3/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新风 净化系统 | ||
1.一种智能车内新风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入风口至出风口依次设置的前滤网层、第一绝缘隔板、放电电极、第二绝缘隔板和后滤网层,第一绝缘隔板和第二绝缘隔板之间设置第一电巢,第一电巢由两个呈波浪形的金属钢片组成,所述两个金属钢片对置并在波谷位置相连接以形成类圆形空间,波峰位置开设多个圆孔,所述放电电极呈圆柱状,并位于所述类圆形空间内;
所述第一绝缘隔板和第二绝缘隔板上均开设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圆孔一一对应;
所述放电电极上形成有多个支耳,所述支耳向所述第一绝缘隔板和所述第二绝缘隔板的所述通孔内延伸;
所述放电电极、所述第一电巢均电性连接于一高压供电单元,所述高压供电单元用于向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第一电巢提供电压,以令所述放电电极和所述第一电巢之间形成高压电场;
所述前滤网层和所述后滤网层之间设有框板,所述前滤网层、所述后滤网层和所述框板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所述放电电极、所述绝缘隔板和所述电巢均位于该密闭空间内;
所述高压供电单元包括有紧密相连的整流电路、振荡电路、高压电路及高压放电电路,其中所述整流电源连接于车载直流电源;
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电巢和第三电巢,第二电巢以及第三电巢位于所述第一电巢的两侧,所述第二电巢和第三电巢均由两个呈波浪形的金属钢片组成,所述两个金属钢片对置并在波谷位置相连接以形成类圆形空间,波峰位置开设多个圆孔,所述第二电巢间隔设在所述第一电巢外部,其每个波浪形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电巢的每个波浪形的2倍,所述第三电巢间隔设在所述第二电巢外部,其每个波浪形的长度为所述第二电巢的2倍,所述第二电巢和第三电巢也电性连接于所述高压供电单元,所述第一电巢、第二电巢和第三电巢在电性连接电路中为并联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内新风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耳上形成有尖端部,形状为对称锯齿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车内新风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控制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所述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采集入风口侧的空气质量信号和出风口侧的空气质量信号,并通过通讯模块传递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入风口侧的空气质量信号进行空气质量分级,并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巢、第二电巢或第三电巢间的通电情况,所述通电情况由空气质量的级度来决定,其中空气质量为较差时,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巢进行通电;空气质量为差时,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巢、第二电巢进行通电;空气质量为极差时,所述放电电极与所述第一电巢、第二电巢和第三电巢进行通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车内新风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根据入风口侧的空气质量信号或出风口侧的空气质量信号,判断净化前或净化后的空气质量,并将判断结果上传至终端设备,用户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提示,手动控制直流电源的通电以及断电的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车内新风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安装有预设微信小程序的手机或计算机。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车内新风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一个发射头,所述发射头设在所述出风口,用于输出负离子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车内新风自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滤网层设在入风口,所述后滤网层设在出风口,所述前滤网层和后过滤网层所述框板内壁设有吸音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绍根;深圳云睿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绍根;深圳云睿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982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粮食仓兼具防静电的干燥剂
- 下一篇:一种负氧离子仿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