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盾构施工输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901057.1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母泽友;王晓军;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B28C5/16;B02C18/14;B02C18/18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沈成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正兴街***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盾构 施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地铁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盾构施工输料装置,包括第一螺旋送料器、沉降桶、第二螺旋送料器、破碎装置与搅拌装置,所述沉降桶底部连接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的前后两个内壁之间连接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两个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部连接有活塞头,两个所述活动杆之间设置有气缸,活塞头内设置有第一隔离室与第二隔离室,第一隔离室内设置有第一活动板,第一活动板两端通过扭簧连接有第二活动板,第一活动板底部连接有伸缩杆,伸缩杆贯穿活塞头与气缸连接,气缸能够带动伸缩杆上下运动,从而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能够对大块的物料进行推动,有效解决了大块物料堆积在粗料出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盾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铁盾构施工输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盾构法是一项综合性的施工技术。盾构法施工的主要内容是:先在隧道某段的一端建造竖井或基坑,以供盾构安装就位。盾构从竖井或基坑的墙壁预留孔处出发,在地层中沿着设计轴线,向另一竖井或基坑的设计预留孔洞推进。盾构是一个能支承地层压力,又能在地层中推进的圆形的钢筒结构,其直径稍大于隧道衬砌的直径,在钢筒的前面设置各种类型的支撑和开挖土体的装置,在钢筒中段周圈内安装顶进所需的千斤顶,钢筒尾部是具有一定空间的壳体,在盾尾内可以安置数环拼成的隧道衬砌环。盾构每推进一环距离,就在盾尾支护下拼装一环衬砌,并及时向盾尾后面的衬砌环外周的空隙中压注浆体,以防止隧道及地面下沉,同时在盾构推进过程中不断从开挖面排出泥土。地铁盾构施工中压注的浆体成分以砂子、石子、水泥、煤粉灰、和膨润土为主,这些材料需要搅拌后送进盾构管道内,由自动输料装置完成。
现有的地铁盾构施工的送料装置,砂子、石子、水泥、煤粉灰、和膨润土的搅拌不均匀,且在对物料进行搅拌时,存在着物料凝结起块的问题,从而导致了物料的难以搅拌、搅拌不均以及搅拌质量不佳,现有的专利先将凝结起块的物料及大块的物料破碎,然后在搅拌桶内充分搅拌,但是如果物料内包含有大块的沙石颗粒,这些大块的沙石颗粒沉降在沉降桶底部,固然会给活塞头向下的压力,使得活塞头向下运动打开粗料出口,但是活塞头的下降距离是有限的,当活塞头下降到最低端的时候,粗料出口最大,一旦这些大块的沙石颗粒卡在活塞头与挡板之间,物料不能从粗料出口流出,就会在沉降桶内不断的积累,导致沉降桶内压力增大,第一进料口进不去物料,进而导致整个装置停止运行。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盾构施工输料装置,通过气缸带动伸缩杆,伸缩杆带动第一活动板在活塞头与挡板之间往复运动,对堆积大块物料进行压迫和粉碎,同时第二活动板在扭簧的作用下伸展,对周围的大块物料起到推动作用,从而解决了大块物料在活塞头和挡板之间堵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铁盾构施工输料装置,包括第一螺旋送料器、沉降桶、第二螺旋送料器、破碎装置与搅拌装置,所述第一螺旋送料器底部一侧设置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底部于所述沉降桶通过出料管连接,所述沉降桶底部设置有粗料出口,所述粗料出口周围设置有挡板,所述沉降桶底部连接有出料筒,且所述出料筒的前后两个内壁之间连接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置有两个活动杆,所述两个活动杆顶部连接有活塞头,所述两个活动杆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凹槽内底部与所述活塞头底部之间,所述两个活动杆之间设置有气缸;
所述活塞头顶端设置有第一隔离室,所述第一隔离室内设置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底端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活塞头内部设置有第二隔离室,所述伸缩杆底端贯穿所述第一隔离室与第二隔离室并延伸出所述活塞头底端,所述伸缩杆的延伸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两端设置有第二活动板,所述第二活动板与所述第一活动板通过扭簧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活动板内设置有斜板,所述伸缩杆为中空结构,所述伸缩杆顶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板连通,所述伸缩杆中部设置有斜管,所述斜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室侧壁,所述第二隔离室侧壁为开口设置,所述活动伸缩板一端设置在所述侧壁两端,所述活动伸缩板的另一端与斜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901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